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落叶归根”四个字,他们用了整整70年去实现。
当台湾孙女带着爷爷的遗嘱回到大陆寻根时,一度陷入绝望:关键线索“查无此人”,就在希望之火即将熄灭之际,一个“一字之差”的惊人发现,瞬间扭转了家族命运。
然而,血脉重逢的喜悦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令人心碎的真相:家族竟已成独苗!
一段绵延70年的寻根之旅,起点不是1949年的港口,也不是某个堆满档案的办公室,而是一种味觉记忆,那是一块被冰凉井水镇过的西瓜,是何灿南用尽一生去回味的、故乡的味道。
这个味道,像一句没有说出口的遗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被反复咀嚼,最终传递给了子孙,它是一个谜,一个密码,是这个家族三代人必须完成的使命。
对于在台湾出生长大的何家祥和何咏芝(娜娜)来说,“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址,而是一个由祖父何灿南口述构建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肇庆七星岩的山影,山下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榕树,树旁,就是那口神奇的井。
这口井,几乎贯穿了何灿南颠沛流离的一生,当年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他被意外抓了壮丁,从此一湾海峡隔断了归途。
在台湾的漫长岁月里,他娶妻生子,有了三个儿子,但他从未停止讲述那口井的故事,讲述井水如何清甜,如何让夏天的西瓜变得冰爽入心。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一个遥远的传说,却被何灿南一遍遍地描摹,成了烙在子孙脑海里的寻亲档案,对于从未踏足大陆的第二代、第三代来说,这口井和那棵榕树,是他们对“根”的全部想象,是验证血脉的唯一凭据。
这么多年,他都从来没放弃过找到自己的家,但在1989年,何灿南却因病去世了,而这也成了他心里最大的遗憾。
娜娜为了完成爷爷的遗愿,主动承担了替爷爷寻根的任务,其实这份决心在1980年代初曾一度燃起过希望的火苗,当时,在一位名叫冯少东的香港商人朋友的帮助下,一封跨越海峡的书信,奇迹般地送到了何灿南的妹妹何巧儿手中。
那是分离几十年来,兄妹俩的第一次“重逢”,信纸上的墨迹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妹妹何巧儿在信中急切地表示,愿意想办法为哥哥凑足回家的路费。
命运的残酷之处在于,它刚打开一扇窗,又迅速关上了,没过多久,那位关键的中间人冯少东先生突然离世,不久之后,1989年,何灿南也在台湾病故,两起死亡,像两把剪刀,剪断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联系。
得知哥哥客死异乡的消息,远在广东的妹妹何巧儿悲痛欲绝,她常常拿出哥哥唯一的照片给孩子们看,指着照片里那个年轻的面孔,讲述着关于大榕树和水井的故事。
对她而言,故乡充满了悲伤的回忆,她甚至不敢再回去,只敢隔着江水遥遥相望,岁月流转,何巧儿也在2007年带着遗憾离世,两边的联系,就此彻底中断,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直到2019年,孙女娜娜带着祖父和父亲的嘱托,踏上了飞往广东的航班,决心重启这场中断了几十年的寻亲。
然而,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她向当地警方求助,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名字——“何巧如”,这是祖父在信件中提及的妹妹的名字,可结果却是“查无此人”,希望的大门,似乎在她面前“砰”的一声关上了。
就在娜娜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一位熟悉地方方言的警方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在当地方言里,“如”和“儿”的发音极为相似,会不会是记录时出现的口音误差,那个名字其实是“何巧儿”?
这个小小的更正,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所有的僵局,顺着“何巧儿”这条线索,警方很快就联系到了她的儿子,巫悦华。
当娜娜拨通这位素未谋面的表兄的电话时,她紧张地复述着祖父留下的信息:广东肇庆人、七星岩、大榕树、一口井、一个远赴台湾的哥哥叫何灿南……
电话那头的巫悦华,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立刻就确认了!这一切,和他母亲何巧儿生前讲述过无数次的故事,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他告诉娜娜,小时候,他还曾代不识字的母亲给台湾的舅舅写过信,那一刻,跨越了数十年时空隔绝的血脉,终于在电波中重新连接。
几天后,何家祥、何咏芝等一行四人抵达了广州白云机场,出站口,巫悦华带着家人早已等候在那里,尽管从未谋面,但当他们相见的那一刻,血缘的引力战胜了一切生疏,他们紧紧相拥,泪水模糊了每个人的双眼,这是一场迟到了七十年的拥抱。
回到肇庆老家,何家祥站在父亲描述了千百遍的大榕树下,抚摸着那口老井的井沿,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
那个漂泊了七十年的精神符号,终于和眼前的土地重叠,三代人的精神漫游,在这一刻抵达了终点,他们去祭拜了姑妈何巧儿的墓,也走进了家族的祠堂。
在这里,他们迎来了一个仪式性的时刻,也是此行的最终目的,娜娜,何咏芝,这个名字被工工整整地写进了何氏族谱。
这背后,是祖父何灿南的远见与坚持,尽管身在台湾,他为儿子们取名时,依然严格遵循了族谱的“家”字辈,为孙辈取名,又用上了“咏”字辈,这是一种预言式的身份坚守,早已在血脉中埋下了“回家”的指令。
然而,族谱也揭开了一个更令人心碎的真相,他们发现,祖父何灿南还有一个弟弟,早在当年的战乱中就已经去世了。
这意味着,何灿南在台湾开枝散叶的这一支,竟成了整个家族唯一延续下来的血脉,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独苗”,这场寻亲,寻回的不仅仅是亲人,更是家族得以延续的全部希望。
从那口井,到那封信,再到那个名字,三代人用执着拼凑出了一个家族完整的身份叙事,让一个长达七十年的归乡梦,画上了句号。
信息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