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吼的孩子性格会变得多可怕

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你以为吼骂只是声音大一点儿,或者只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吗?


大多数父母其实都不曾意识到,吼骂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而这种严重在浩源妈妈看来,甚至比“打”更厉害。


信不信,那些写作业磨蹭、顶嘴、不听话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用吼叫代替教育的家长。


不想孩子日后活得拧巴,性格扭曲,父母不妨试着放下手里的“晾衣架”,停止吼叫,学会闭嘴。


这8种性格家长要引起重视


一: 情绪炸弹型


你的怒吼是孩子的情绪教科书


有脑科学研究显示:长期被吼的孩子,杏仁核(情绪中枢)会增大20%,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用咆哮解决问题,成为一点就炸的"小炮仗"。


二:情感流浪儿


有个小男孩儿在作文中写到:"爸爸吼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捡来的"


当吼叫取代拥抱,孩子会像寄居蟹一样缩进壳里他们可能突然变得"懂事",但那只是绝望的自我保护。


三:透明人型


根据脑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长期语言暴力导致前额叶皮质发育迟缓。


对孩子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决策能力=8岁水平、遇事就躲、成为校园霸凌首选目标。


这样的孩子走路都低着头,仿佛在说"请不要注意我"。


四:自我否定型


有心理调查显示:常被贬低的孩子,92%会出现"冒充者综合征"(总觉得自己不配)


"我连呼吸都是错的",这些孩子长大后,即便拿到奖杯都觉得是运气好


五:复仇者型


有这么一个真实案例: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竟故意尿床两年时间。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你甚至都猜不到背后的原因只是因妈妈曾说她"你连三岁小孩都不如"


当吼叫超过承受阈值,孩子会用自毁式报复:厌学、网瘾、早恋...每一种叛逆都是求救信号。


六:情感冻土型


"既然我的眼泪不重要,别人的痛苦关我什么事?"


被吼大的孩子共情能力会退化,他们不是冷漠,只是早早关上了情感闸门——因为第一次向父母倾诉时,换来的是暴风骤雨。


七:脑损伤型


哈佛研究显示:长期语言暴力会损伤大脑中负责左右脑信息传递的胼胝体,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异常(胼胝体由神经纤维束组成,负责连接大脑左右半球,其损伤会影响认知整合、情绪调节和决策能力)


这不是夸张!这些孩子真的会反应迟钝、创造力缺失,你以为的"笨",其实是大脑在保护性休眠。


八:傀儡型


"妈妈的眼神比数学题可怕100倍"


️这样的孩子会发展出"雷达耳",随时侦测家长情绪。


他们交朋友要看妈妈脸色,选兴趣班要猜爸爸心思,活成提线木偶。


作为家长,我们要怎么做呢?


可以尝试从这3个小方面入手:

1:每天发现孩子3个优点(哪怕只是"主动扔la ji")

2:想吼时默念:"孩子的大脑正在被我塑造"

3:设立"情绪暂停角"(全家适用)


父母的音量,决定了孩子世界的亮度。从今天开始,把吼叫换成拥抱,你会发现,原来我的孩子,本就是天使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育儿   可怕   性格   孩子   情绪   妈妈   胼胝   脑科学   家长   父母   大脑   能力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