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贸易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特朗普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这次瞄准的是那些继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事情得从2025年上半年说起,美国那边刚换了特朗普上台没多久,他就一门心思要用经济手段压俄罗斯,好让乌克兰那边的冲突早点收场。俄罗斯靠卖石油挣钱养军队,这点大家都知道,美国和西方国家早几年就设了价格上限,试图卡住俄罗斯的脖子。
可中国和印度没跟着玩,继续从俄罗斯进石油,价格还便宜,帮着俄罗斯绕过了不少制裁。特朗普一看这情况,就坐不住了,先是对印度动手,8月初签了个行政命令,对印度输美商品加25%的关税。印度那边出口纺织品、药品啥的,本来就靠美国市场,这一下子成本直线上升,好多企业叫苦不迭。
特朗普这招不是头一回了,他上台后关税政策就没停过。从1月就职开始,他就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下手,先是2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说是为了堵移民和芬太尼走私。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邻居,贸易互相依赖太强,这关税一加,北美供应链立马乱套。加拿大那边总理特鲁多公开谴责,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跟着抗议,两人还联合起来,暂停了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一个月,想谈谈条件。结果特朗普不松口,3月又确认关税生效,搞得美墨加协定都摇摇欲坠。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可能重塑美国和两大贸易伙伴的关系,把几十年的自由贸易计划给逆转了。
转到中国这边,特朗普从2月就对中国商品加10%的关税,说是为了解决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问题。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跟2018年那场贸易战一脉相承,当年他就对中国几千亿商品加税,中国也对等反击,导致美国农场主大豆卖不出去,企业库存堆山。2025年这轮,关税升级更快,4月他又加20%,因为芬太尼问题,总税率到30%。
中国没闲着,4月4日就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34%的关税,还把几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海关暂停一些美国产品入华资格。特朗普火了,4月7日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说如果中国不撤关税,他就再加50%。中国没退步,4月9日对等加84%,商务部还把更多美国公司拉黑。教育部和文旅部发提示,提醒中国人去美留学旅游要小心风险。这来来回回的,关税税率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8月,中国对美商品关税累计到125%,美国对中国也到145%。
特朗普不光自己加税,还想拉盟友下水。8月7日,他公开说要对买俄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意思就是如果你买了俄油,你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就得额外缴税。印度先中招,关税从25%加到50%,还威胁因为印度是金砖成员再加10%。金砖里有中国、俄罗斯、南非啥的,特朗普这明显是想拆台。印度前外交官米斯拉说,这可能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他是地产大亨出身,喜欢强硬谈生意。但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两人本来还挺热络,莫迪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批访客,结果转头就挨刀子。印度回应说基本面不弱,还提了两国共同卫星项目,但经济打击实打实,印度火箭送卫星那天,正好是关税加码日,讽刺味儿十足。
特朗普没停手,他把目光转向G7和欧盟。G7有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上美国自己。财政部长耶伦在G7财长会上推动讨论,对中国和印度加50%到100%的惩罚关税。她列数据,说中国和印度占俄油出口近90%。但各国没买账,有人说欧盟自己还在买俄天然气,无法自圆其说。
德国担心汽车出口受影响,法国能源部门也头疼。结果会议上没人明确支持200%的次级关税提议。特朗普在白宫说,如果欧盟先动,美国就跟进。这话听着像推欧盟当出头鸟,自己躲后头。为什么?因为他从2018年贸易战吃过亏,那时候美国带头加税,中国反击,美国出口降19%,通胀升,股市晃。企业游说压力大,特朗普2020年签第一阶段协议时,已是让步。现在他学聪明了,想让别人先上,分散风险。
欧盟27国那边,特朗普7月12日发信,说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30%的关税,除非欧盟开放市场,取消壁垒。欧盟贸易逆差大,特朗普说这是不公。欧盟内部吵翻天,布鲁塞尔会议上分歧明显,没统一决议。只同意继续监测俄乌局势,没承诺加税。中国海关数据,上半年对俄石油进口稳在每天200万桶,印度同比增长30%。美国能源部监测,俄油价格稳住,通过中印渠道绕制裁。G7后续视频会,耶伦再推,各国只同意情报共享,没关税行动。
现在说说墨西哥,为什么中方只劝这一个。墨西哥不是G7或欧盟成员,但作为美国邻居,受特朗普影响大。7月12日信里,特朗普对墨西哥也加30%关税,说要打击贩毒集团,堵芬太尼。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9月10日公布草案,对中国汽车、钢铁、纺织品加最高50%关税,本来税率15%-20%。这明显是讨好美国,玩反华牌。墨西哥离美国太近,俗话说离天堂远离美国近,特朗普政策一压,它就得跟。结果加起来,G7加欧盟27,扣重叠法国德国意大利,总31国,外加墨西哥,就是32。
中方没劝G7或欧盟,因为那些国家把中国当威胁,想维护西方格局,劝也没用。但墨西哥不同,中方商务部9月11日回应,四个点:美国滥用关税;墨西哥加税是绥靖妥协;希望墨方慎重,避免贸易动荡;中方会视情况反制,护权益。这回应摆明情况,墨西哥收到后,内部审议延长一周。为什么只劝墨西哥?因为它不是西方核心,经济上和中国贸易大,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加税伤双方。墨西哥城企业担心,中国投资项目可能撤,农产品出口中国遭反击。
特朗普这躲后头的策略,显出他吸取教训。过去他带头,现在让欧盟先上。但欧盟官员清楚,中国行事风格,一旦加税,必反制。特朗普之前顶不住,他们更不行。G7会上,耶伦问谁愿加200%关税,所有人低头不语。各国看中美贸易战结果,美国制造业采购指数下滑,供应链中断。俄罗斯石油出口没减,中印继续买,乌克兰冲突拖着。
全球供应链碎片化,美国盟国犹豫,顾经济成本。墨西哥可能调草案,中国反制或来。特朗普转向出口管制或其他工具。经济学界分歧,ING银行宋林说,关税回调后贸易回归正常,但失业率升,特朗普解雇劳工局长,指控操纵数据。加拿大、澳大利亚选举,关税担忧抬高现政府支持。
特朗普关税政策像双刃剑,护美国工人,但全球经济地图重塑。中国市场多元化,对美依赖降到14.7%,抗压强。印度越南依赖出口,压力大。特朗普称关税美丽词,但实际操作,谈判多于持久战。未来中美谈判在瑞典刚结束,或有进展。但关税升级,消费者买单,通胀隐忧。各国博弈,贸易体系变数大。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