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医院专家出席“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

内容来源:中国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5年8月5日(星期二)下午15:00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出席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在暑期养生方面开展的工作。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暑期湿疹多发,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宋坪

感谢你的提问。暑期湿疹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让皮肤容易出汗,让皮肤总是保持潮湿的状态,这时候就容易促进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同时有一些人的皮肤屏障比较弱,更容易诱发湿疹。

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在古代叫做“湿疮”,它的发生和体内的湿热、风邪入侵、脾气虚弱以及内外环境的失调都有关系。典型的症状包括皮肤的红斑、瘙痒、水疱、渗出、结痂等等。针对暑期的湿疹,除了要缓解皮肤的症状以外,更要注重调理体质,从根本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这是基础。每天要用温水轻柔地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搔抓,以防继发感染。由于湿热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所以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抗细菌或者抗真菌的外用药物,建议避免使用碱性强或者刺激性大的肥皂,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

其次,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穿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厚味和海鲜等容易助湿生热的食物,多吃清淡开胃、利湿促消化的蔬菜水果,比如绿豆、冬瓜、薏苡仁等等,有利于清热利湿。

此外,心理调节也不容忽视。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加重湿疹,因此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紧张或者焦虑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还能促进气血的运行,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湿疹反复发作或者症状比较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采用外用药物控制局部炎症和瘙痒,同时结合中药调理,帮助改善体质,防止病情加重或拖延。

总之,暑期湿疹的防治需要综合调理,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才能有效减少复发和症状加重,才能让皮肤健康度夏。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现在正值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以及晒伤?中医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呢?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宋坪

感谢您的提问。在高温天气里,预防中暑和晒伤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关键。首先,我们要避免在正午到下午三点这段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长时间待在户外,建议选择在早晨、傍晚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日常活动,这样能够减少身体负担、降低中暑风险。

在穿着方面,应选择轻薄、宽松并且透气的棉麻衣物,同时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或者使用遮阳伞。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合理使用防晒霜同样重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合适的物理或者化学防晒产品,均匀涂抹,并且根据活动时间及时补涂,帮助阻挡有害紫外线,预防皮肤的晒伤。

另外,高温天气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盐分流失比较快,这时候一定要多喝白开水和淡盐水来补充体液。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西瓜、黄瓜、绿豆汤等清热解暑,这样不仅能够清除体内暑热,还能够养阴益气,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适度的降温也非常重要,但是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过低,避免温差过大引起身体不适。平时还可以适当地练习太极等舒缓的运动,增强身体的抗暑能力。

如果遇到中暑或者晒伤的情况,及时正确地处理同样非常重要。中暑的时候,要立即的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脱去多余的衣物,用冷毛巾擦拭头部、颈部、腋下这些散热快的部位,来帮助降低体温。同时给淡盐水或者含电解质的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高热不退或者是抽搐等严重的症状,应尽快就医治疗。

晒伤以后,首先要用冷水去湿敷受损的皮肤,来缓解灼热不适的症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然后可以涂芦荟胶等护肤品来镇静和促进皮肤的修复,这时候还应该多喝水来保持体内水分的充足,并且避免搔抓皮肤,防止感染。如果晒伤面积比较大,或者皮肤出现水泡或者严重疼痛,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从中医角度看,中暑称为“中暍”,这是由于“外感暑邪,热迫气阴,导致气阴两伤”,这种在治疗上要强调清暑解表、益气养阴。晒伤中医称为“日晒疮”,它属于“阳气灼伤”或者“温热伤津”,需要清热养阴、滋养肌肤。正确的防护和及时的处理,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促进身体快速恢复,帮助我们健康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谢谢。

中国妇女报记者

像现在这种“桑拿天”,哪些人群应该重点注意?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他们防护的重点和禁忌分别是什么?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宋坪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说的桑拿天指的是高温高湿的天气环境,人体容易大量出汗,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流失比较快,这种环境对一些人群的健康是不利的,首先是老年人和儿童,这两类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弱,汗腺的功能差,或者汗腺发育不完善,这时候就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的问题。

第二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温的环境会使血管扩张,血压波动比较大,增加心脏的负担,就容易诱发心绞痛、高血压危象和脑血管意外。

第三类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水分调节失衡,高温下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的反应。

第四是体质虚弱及慢性病患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气阴耗损加剧,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

最后就是中医体质中属于湿热体质的人群,这类人群在桑拿天容易加重体内的湿热症状,引发皮肤病、口干口苦,大便溏稀或者黏腻等问题。

不同体质的人在桑拿天的养生重点和禁忌各有差异。比如说,阴虚体质的人,因为阴液亏虚,就容易出现口舌干燥、盗汗潮热,这时候要多饮用清凉润燥的饮品,比如百合银耳汤,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及长时间的高温暴晒,防止人体阴液进一步流失。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疲劳、乏力、出汗多,这时候要注重补气健脾,避免剧烈的运动和大量出汗,饮食宜适当温补,少吃一些生冷刺激的食物。

湿热体质的人,由于体内湿热比较重,常常出现口苦、身体沉重的感觉,饮食上要清淡,多吃苦味和利湿的食材,避免油腻和辛辣,保持身体干爽,防止湿邪滞留。

总的来说,桑拿天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影响都会比较大,需要特别关注。不同中医体质的人群要根据自身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养生措施,科学调理才能够更好适应天气的变化,保护身体的健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养生   中医药   暑期   发布会   医院   专题   专家   皮肤   体质   湿疹   高温   症状   中医   湿热   环境   身体   体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