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活了半生,还稀里糊涂。
命好的人,也不是什么都有了,总能心想事成,而是活得通透,得失自然。
当人开始认同“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时候,放过了自己,命运反而更好。
一辈子几十年,真的不要太为难自己了。

上,可改命。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学子。
从几岁开始,我们就进入学堂,寒窗苦读十余年,然后进入大学。
走出大学,我们拼命去找工作,赚更多的钱,也在城里买房子,成家立业。这都是积极向上,在改变命运。
就像才子唐伯虎写的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就算出生在乡野,也应该拥有一个登高望远的梦。
古人参加科考,屡败屡战,这是积极向上。哪怕是中年,还没有放弃,终有一天,心想事成。
当今的人,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早成,那就做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不管怎样,积极向上,是态度,能够上得去,是本事。
姜子牙,用七十多年的经验,带兵打仗,成了周朝的功臣。
张良,在乡下苦读《太公兵法》,然后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罗隐,科考十次都失败了,但是他还读书,后来成为了钱穆王的重臣。
不管例举哪一个古代名人,能够改命的,都有自己的本事。哪怕是和珅这样的人,其少年时代,也是读书多年,初入职场,也是刚正不阿。
改变命运,就要悟透“上”的规律。
学业向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工作向上,从多干,到能干,位置才能上得去。
精神向上,成不骄,败不馁,凡事都往好处想。
心灵向上,总是对他人有善意,从来没有恶意。就算被伤害,也不想去打击报复,而是帮助对方做一个好人。

下,可保命。
有句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是的,很多人上都顶峰了,不知道如何下来。最怕是不乐意下来。
山顶的位置就那么多,你也要,我也要,就会争吵起来。常常是,后来居上。
因此,我们要学会往下走,这是做人的勇气,也是保护命运。
咸丰皇帝,有一个老师“匡源”,十三岁就中秀才,二十五岁就是进士,到翰林院工作。
他才华突出,被选中,做了太子的老师。
太子继位就,就是咸丰。按照规律,学生做了皇帝,老师就是帝师,可以大举提拔。
不巧的是,匡源的父母先后去世,他辞职,去老家守孝。
两年后,咸丰下诏,让匡源回京城,还多次提拔。
咸丰过世的时候,让匡源成为“八个顾命大臣”之一。意外的是,慈禧发动政变,把顾命大臣斩杀了几个,而匡源因为人很温和,只是丢了职位,被打回老家。
匡源回到老家山东,被地方官员邀请,做了泺源书院的山长(校长)。从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下子降低到校长,匡源却非常乐意。
后来做校长十七年,教过学生三千多。成为了大家认可的教育家。
匡源在做官期间,也非常低调,地方官员送礼,都会拒绝。
他的老家,也很简陋,一家人睡土炕,吃地瓜。乐在其中。
能下,这是放下面子的勇气。
能下,这是看淡功利的勇气。
能下,这是识时务,爱惜生命。
能下,这是放弃注定得不到的东西,不折腾。
命好的人,能下,还主动下,有示弱的大智慧。

左右,可稳命。
有一个商人,因为收入上不去,非常懊恼。
他带着礼物,去求见智者,希望得到指点。
智者说:“放下吧。”
他把礼物放下。
智者还说:“放下,放下呀。”
他空空两手,不知道放下什么。
忽然,他明白了,把无法把握的生意,都放下了,给了其他同行。他的烦恼不见了。
是啊,无法左右的,都撒了吧。你使劲握住,会伤手。
一个开车的人,如果速度太快,导致手忙脚乱,危险就来了,车仰人翻,这太可怕了。
一个种地的人,要了一千亩,但是他还要一千亩,导致管理不善,收入还不如一千亩。
一个人办事,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帮忙。但是朋友迟迟没有回信,他还在等,结果会失望。
但凡种种,都是因为自己无法左右,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导致意外频繁发生。
命好的人,一定可以自己掌控命运,而不是被外界的东西牵着命运走。
就像苏轼,总想去左右宋代大局,提出各种建议,还反对变法等,结果把自己送到牢狱去了。
乌台诗案之后,他放弃了很多的政治前途,专注做地方官员,写诗文等,成为了一个美食家,乐天派。
“一蓑烟雨任平生”,无法左右大事,那就左右自己的心情,也是对的。

汪国真在《许诺》中说:“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 是自己的画板 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如果你期待自己好命,那就要积极去改变命运,也顺势而下,保护命运,还轻松左右,不瞎折腾命运。
命运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但一定能上下,能左右,不消耗,让自己满意。
作者:布衣粗食。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