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环出招,美债、美芯片、大豆齐动手,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日前, 马斯克在一次活动中,公然宣称“美国政府基本没救了”。作为一个美国商人,马斯克此番言论绝非一时的情绪,而是美国内部困局与外部冲击叠加后的真实写照。

我们知道,马斯克虽并非传统政客,但也曾短暂的进入过特朗普政府的权力系统。今年他掌管的“效率部”,本想通过裁撤冗余、利用AI技术来优化机构,却踩中了利益雷区:几千人失业,项目停摆,结果省钱没见着,反而花费更多。他不仅背上“破坏政府”的骂名,还拖累了特斯拉的生意。

而最令他失望的是美债问题。美国利息支出已经高到超过五角大楼的预算,然而领导层还在推动减税法案,完全不顾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所以马斯克才直言,美国不是没人才,而是制度腐烂得让人无能为力。他的那句“没救了”,其实是对整个政治生态的控诉。

当然,这是美国的内部问题,而除此之外,在中美贸易博弈的背景下,中国近期也是连续亮出了三张牌:减持美债、替代美芯片、冷落美国大豆。这几步棋与过去 “贸易战 + 单一领域对抗” 不太一样,它像一条链子,环环相扣,把美国的虚弱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张牌:抛美债,不当接盘侠

根据第一财经网的消息,中国7月再次减持约257亿美元美债,持仓降到7307亿美元,创下近六年来新低。要知道,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减持。之前几次虽然规模差异,但趋势已经很明显:外汇储备多元化、对美元依赖的结构压力在加剧。

为什么要减?简单来说,美国国债如今已经不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它的利息支出本身就比很多部门预算还高。随着利率上升,利息负担只会会越来越重。

而美国如今就像个欠债不还的老赖,一遍债台高筑,一遍还在全球炫耀“军费过万亿”的奢侈消费。如此背景下,谁还敢放心把钱交到他手里?

第二张牌:绕开美芯片,不再被“卡脖子”

我们知道,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一直在芯片领域对我们围追堵截。过去大企业离不开英伟达,但美国的做法让人心寒:动不动就禁售、限规,完全不讲游戏规则。

而且美国不仅限制先进 AI 芯片、先进制造设备,还把“性能密度”“算法模型”“算力”这些看起来“软”的参数纳入出口标准,形成新的壁垒。

而这些所谓的措施造成的结果,不只是“某芯片买不到”,而是整个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都被裹挟进了“许可—限制—监管—审查”的制度迷宫。即使你自研出了设备,也在技术授权、软件、国外设备接口等环节也依旧可能被卡。

既然如此,中国企业干脆换赛道,多家企业(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开始加速自主研发,系统性投入自主算力与芯片生态,比如用国产芯片做数据中心、做边缘计算等。如今我们的中端产品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欧洲、东南亚的替代合作伙伴。换言之,我们正在打造更稳健的供应链,从根本上杜绝任人宰割,“冤大头”的情况发生。美国本以为“卡一张芯片”就能制约中国,结果反而逼着我们加速成长。

第三张牌:冷落美国大豆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今年大豆的丰收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现实情况却是根本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仓库虽然却越堆越满,但以往最大的买家中国,今年几乎没有下单。

相比去年同期动辄上千万吨的采购量,今年中国不仅转而签下巴西的大豆合同,还大力扩大本土种植。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已经连番喊话,警告农业危机在眼前。但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中国,而是美国自己搞的那套高额关税硬生生把市场推了出去。

而且大豆只是一个标志性产品,它涉及供应链、价格稳定、种植户生计、地方政治支持等多个环节。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一方面出于成本与价格因素(南美大豆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出于“可替代性”的策略。中国可以自己种,也可以从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

三枪齐发,看似分散,实则指向同一个软肋:美国经济的可持续性。马斯克之所以感叹“政府没救了”,其实不是他个人悲观,而是因为他看见了现实。而至于美国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治,应该怎么治,那就要看特朗普政府能不能看清楚问题出在哪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科技   连环   出招   中方   大豆   芯片   美国   中国   利息   政府   巴西   现实   美元   软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