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美国对69个国家的关税终于落地,英国是10% ,欧盟日韩15%处于中位数;东南亚多数国家被定在19%~20%。印度想着自己是制衡中国的大国,想着能和美国达成个互利共赢的协议,但没想到拿到的是特朗普给出的基础25%再加惩罚性25%,合计高达50%。在50%的税率下,印度的世界工厂梦彻底沦为泡影。
2014年,随着莫迪的上台,“印度制造梦”首次被系统提出,莫迪政府想要将印度打造成不输于中国的“世界工厂”。而且计划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让自身实现科技、军事、文化等全方位崛起。从而在2047年之际,使印度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如今,在50%的关税冲击下,印度本土的企业已经在考虑外迁。据印度媒体《ThePrint》8月7日报道,受美国加收额外费用影响,印度服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撤离。头部企业如珍珠环球、雷蒙德、里查公司等已启动产能外迁计划,将对美订单转移至孟加拉国、越南、埃塞俄比亚、危地马拉和中东地区。
以服装重镇蒂鲁普尔为例,当地多家工厂接到美方客户要求暂停订单或推迟采购纱线,部分企业甚至直接关闭产线,抢在美方措施全面生效前清空库存。
对比欧洲,仅仅15%的关税冲击,欧洲对美出口骤降,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美国从欧洲的进口出现首次明显下滑,从5月份的566亿美元降至452亿美元,创202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汽车行业遭受最严重冲击。受25%额外关税影响,欧洲对美汽车出口在6月份同比暴跌36%。
欧洲的汽车工业在15%的关税冲击下,就已经出现如此严重的下滑,印度50%的关税将会面临什么?难以想象。印度本土企业嗅到风向开始撤离,就是一种风险的预警。
特朗普给印度冠上了死亡经济体的大名,让莫迪大受刺激,声称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家,并号召印度国民买国货刺激经济。
如今,印度形成了一种客户没跑,工厂先空的情况,也是间接印证了特朗普的话。
印度制造业的根基还很浅,当前迫切需要吸引外资进来给印度带来技术与资本,印度过去也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外国大企业往印度跑,但过去印度坑外资那么多年,“外资坟场”、“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名声在外,现在是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小米OV等中国公司曾在印度遭遇高额税务罚款,亚马逊的公司也被封过,愿意去印度去投资的外资越来越少,担心被印度给坑惨了。
美资企业早就已经在大撤退。大超市沃尔玛关了不少店面,亚马逊也撤走了一些人。特斯拉想在印度建厂,现在停了。现在苹果也要回美国建厂了,原本在今年上半年,印度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市场上智能手机的最大供应国,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基于当前特朗普对印度的高关税下,苹果拿回美建厂换100%芯片关税豁免,一部分原本在印度的产能与扩张计划可能要回流到美国了。
而且今年中国在印度的工程师也在大规模回国。在2025年7月20日,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富士康设在印度的公司,有300多名的中国员工离职回国了,这不仅仅对于富士康在印度公司的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也影响到其它中资企业、合资企业在印度工厂的员工的心理。
在这种外资与中国工程师纷纷撤离的情况下,叠加特朗普施加的50%的关税,印度要做强做大印度制造业的梦想可能要彻底落空了。
如今,在美国50%的关税大棒下,印度再次把希望放到中国身上,印度财长最近表示将放宽投资限制。印度政府智库据报道也提出,允许中国实体在无需任何额外审批的情况下收购印度公司股份。理由是,中国占据全球电子制造产能的60%,将其完全排除在该行业之外是不现实的。
此外,印度2023年至2024年经济调查报告也支持邀请中企在印度建厂。
如今印经济学家也站出来发声,特朗普不敢欺负的中国,能保护印度。
早在2015年,中国手机公司就已经大量在印度重资产布局,帮助印度搭建了一整条产业链与先进的配套组装与制造技术,但印度的问题是,自己发展起来之后,就开始关门打狗,吃拿卡要,小米、OPPO此前也被印度要求合资建厂并转移技术,遭到我国企业拒绝之后,印度就开出巨额税务罚款,还采取了股权限制、资金冻结的手段。
印度执法局还曾指控小米印度公司违反《外汇管理法》,非法向境外汇款,冻结其555.13亿卢比,折合48亿元。
印度糟糕的投资环境已不被很多中企信任,印度对中资企业有很深的敌意,这一点中资企业有很深的感悟。在信任基础不在的情况下,面对特朗普50%的关税,印度希望中国能救他,在印度本土投资建厂,但中国对印度将不得不防了,因为中企也担心,印度后期是否又准备故技重施,一旦中企在印度工厂落地完善,就准备将中国的技术占为己有,转过头还要对付中企和中国。
加上印度本土的企业都已经在撤离,一旦订单从印度迁往孟加拉、埃塞俄比亚,相关配套产业将瞬间失去依附企业,成片倒闭,中国企业更加不得不考虑印度市场的风险了。
过去印度被鼓吹为中国制造业首选替代地,资本市场一度看好其人口红利与政策激励,但如今第一轮交锋就把企业吓跑了,说明外资并不看好印度的投资环境,也未把印度视为长期安全港。
而中国工程师此前从印度撤离,就意味着我们早已经看清,不能被印度继续坑了,中国在产业政策的转移方面越来越注重可控、有序、安全,避免核心技术泄露。
印度在被美欧抛弃沦为国际弃子的情况下,想求中国拉一把,还要搞各种小动作。先进入中国南海挑衅,再与菲律宾签战略合作伙伴,来中国之前先去日本,来中国不参加阅兵。意味着印度依然没有看清自己的实力。
在特朗普发动第一轮关税战之时,印度有些专家与政策制定者认为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觉得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但如今,却被特朗普这一刀砍的猝不及防,本就千疮百孔的营商环境与制造业根基将因此遭受重击,印度原本全球化红利最后一波没吃上,与中国体量差距还很大,在特朗普的关税重击下,印度的下一个世界工厂梦,恐怕要彻底沦为泡影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