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件首次公开!这名日本士兵亲手写下“侵华证词”

视频加载中...

Transparency

“至今未能进行一次对广州的轰炸,实在遗憾”“击沉了几艘戎克船。据说这是为了警告不良的当地居民”……写下这些荒诞文字的人叫保科德光——日本海军万吨级重巡洋舰“妙高号”的信号员。

七七事变后,“妙高号”自日本佐世保军港启航,载着保科德光等侵略者,以中国台湾为跳板,以万山群岛为据点,将侵略铁蹄踏向中国沿海。保科德光的“行军日记”记载了这些罪行。

《保科德光日记》在珠海亮相 钱瑜 摄

8月20日,《保科德光日记》原件在珠海公开。这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铁证,为研究我国华东、华南抗战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研究团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份史料是侵略者铁蹄下的血泪控诉,以铁证如山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历史从未沉默,真相终将昭雪!

团队聚力将史料公诸于世

刘昌言是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发起人。2024年5月,他得知海外正在拍卖一部日本士兵的日记,里面有关于日军侵略三灶岛的记载。“看了朋友发来的几张照片后,我知道它对研究三灶岛惨案的重要意义。”

《保科德光日记》记录了日军罪行 钱瑜/摄

《保科德光日记》共有5册。刘昌言委托朋友参与竞拍,最后获得其中4册。当日记原件展现在刘昌言面前时,他震惊了:《保科德光日记》记载的何止是日军侵略三灶岛的历史,它还详细记载了日军侵略广州、汕头、汕尾、惠州、南宁、厦门、上海等城市的罪行。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与珠海市档案馆、珠海市金湾区档案馆、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一起开展翻译、梳理及编研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学者、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吴佩军承担起《保科德光日记》的翻译工作。由于日记中人物丰富、述事错综、活动浩繁,涉及众多的人名、地名、军事组织、官职、风俗习惯等专有名词,加上中日之间的行文有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几经努力,8月20日,《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及日记原件公诸于世。

日军侵华再添铁证

《保科德光日记》时间跨度是1937年7月29日至1939年2月10日。日记以一名普通日本士官的视角,为那段浸透血泪的岁月留下了冰冷而真实的证词。

“我早已计划调动岗位,此次很幸运地编入了第三舰队,担任第九战队司令部附(注:司令部附是日军官衔名),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今后将会立下何等战功,还是碌碌无为,都是未知数,但为了给后世留下纪念,我决定撰写出征记。”

登录三灶岛后的侵华日军合影 资料图

这位将侵华战争视作“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军舰信号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线作战部队“英勇果敢”的艳羡,将烧杀抢掠美化为“英雄壮举”,在对战功的病态渴求和对军国主义的愚忠中彻底沦为战争机器。

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三灶岛设立营地,建造航空基地,推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妄图将三灶岛打造成侵略华南及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支点。史料记载,日军占领三灶岛期间共杀害本地同胞2891人,饿死3500人,另秘密杀害3000余名民工。

《保科德光日记》详细记录了日军侵略三灶岛的罪行。保科德光在1937年11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妙高号”陆战队一个中队在上午7点半搭乘驱逐舰“早苗号”出发,他们受该驱逐舰舰长的指挥。“早苗号”在之后会向“妙高号”锚地西面约一千里处的三灶岛出发,去攻占该岛。听说之所以要攻占该岛是为了将该岛作为飞机场,并进行实地调查。上午11点,“妙高号”的飞机在三灶岛上空撒下传单。

刘昌言说:“三灶大屠杀幸存者告诉我们,日军是在当天上午撒传单,保科德光明确了日军撒传单的时间是上午11点。”珠海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杨长征指着史料原件向记者介绍说,“日记中有详细的作战地图,这说明日军侵占三灶岛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

史料记载,日军首次攻占三灶岛是在1937年12月4日。《保科德光日记》不仅印证了该日期,并提供了详细情况。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描述:上面下达了占领三灶岛的命令,“妙高号”因为突然接到命令准备出动陆战队而非常忙乱,该舰于早上6点半载三灶岛附近下锚停泊。“足柄号”也改变计划,急速赶来配合我舰作战。第十六驱逐队“芙蓉号”“刈萱号”也停泊在附近。上午八点半,各舰的陆战队员先到“妙高号”上集中,然后统一登上“芙蓉号”,参加进攻三灶岛的斗争。“妙高号”上的飞机则配合陆战队,实施侦察和轰炸。

三灶岛“三一二”“三一三”惨案现场 资料图

日军当年在三灶岛上修建机场、奴役劳工的罪行,在保科德光的日记中也有详细描述。1937年11月29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三灶岛平地很多,很适合当飞机场;1938年2月1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贝尔法斯特丸、万光丸、生田丸(均为专用船)抵达。贝尔法斯特丸上载有工人(据说有两千人),万光丸上载有陆战队员。他们都是前往三灶岛的。

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刘昌言表示,《保科德光日记》不仅是珠海首份日军手写原始档案,更为上海、厦门、汕头、广州、南宁、海南岛等地的抗战研究提供了“时空坐标”。“从上海外滩的硝烟到海南岛的哭泣,从厦门港的废墟到广州城的焦土,每一页都浸透着无辜百姓的鲜血。”

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行遗址(万人坟遗址) 欧昊 摄

专家团队认为,这份史料,从侵略者的视角暴露了其“战斗力”背后的残暴本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从中华民族的视角印证了“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与坚韧。尽管“妙高号”的残骸早已沉没于马六甲海峡,但历史的回声将永远激荡。公布这份侵略者的“自白”,既是昭示真相,更是以史为鉴的庄严宣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今年7月4日,中山大学收到的一份来自德国的特殊藏品——一本87年前的珍贵历史相册《废墟中的广州》,里面365张照片记录了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状实况。据了解,8月25日,《保科德光日记》原件将在中山大学博物馆展与《废墟中的广州》共同展出,完成日军实施广州大轰炸证据链条闭环。

《保科德光日记》内页 钱瑜 摄

附:《保科德光日记》摘录

1937年8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抵达厦门湾外,搭载炸弹的飞机全部起飞。在厦门湾灯塔附近,本队所有飞机顺利完成任务。

1937年9月3日:妙高号于上午9点43分接到命令开始主炮射击,目标是厦门飞机库,炮弹精准命中目标……对各个重要地点展开了猛烈轰炸。

1937年9月6日:妙高号上的飞机全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趁着黎明起飞离舰,前往汕头执行轰炸任务。

1937年9月9日:妙高号的三架飞机今天三次起飞,对汕头公安局炮台、潮州飞机库以及其他附近的军事设施进行轰炸。

1937年9月12日:上午8点,妙高号从红海湾出港。出港后不久,妙高号的所有飞机全部起飞,对惠州的无线电台进行轰炸。

1937年12月5日:下午,多摩号的陆战队登陆三灶岛。

1937年12月7日:下午5点半,妙高号突然拔锚驶往三灶岛,晚上6点45分抵达。日军正式占领三灶岛。

1938年2月23日:听说三灶岛的基础建设工程正在顺利进行。

文 | 记者 吴国颂 钱瑜 实习生 康鸣怡 欧昊

视频 | 记者 李旭 实习生 欧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历史   证词   日本   原件   士兵   日军   日记   珠海   昌言   史料   广州   厦门   罪行   上午   汕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