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拿中国没办法,印度带头叫停俄油进口,莫迪要和俄罗斯切割?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形势正在起变化。

笔者注意到,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下,印度炼油厂连夜转向中东,中国港口却依旧千帆竞发,接收着俄罗斯的油轮。

特朗普一声令下,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100%的关税。

话音未落,印度四大国有炼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印度石化和曼格洛尔炼厂同步停止了俄罗斯原油采购。

图|印度孟买炼油厂

这些企业掌握着印度60%以上的炼油能力,它们的集体转向几乎切断了印度国家队与俄罗斯石油的官方联系。

而在太平洋西岸,中国山东的地炼企业正加大俄罗斯原油采购力度,大连港的“友谊号”油轮照常作业。

面对同样的压力,亚洲两个大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01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向印度

时间回到2025年7月底。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发出警告:若普京不在10至12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新一轮制裁。

他特别提到,关税可能高达100%,甚至放风称“报复性关税”可能提升至500%。

图|当地时间2025年7月3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并发表讲话

这不是泛泛而谈的威胁。7月30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的行政令。

美国财长贝森特更是直言不讳:“阻止中国买俄油?我们没太多筹码。”这句罕见的坦白揭示了美国对不同国家采取差异化策略的底牌。

特朗普对印度的施压是“三连击”:要求印度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壁垒;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允许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大量进入。

尤其是第三点,直接冲击印度本土农业和宗教信仰根基。

02 权衡利弊,印度国有炼油厂集体转向

面对压力,莫迪政府选择了快速妥协。在特朗普关税威胁发出后不到24小时,印度国有炼油企业集体暂停了俄罗斯原油的新订单。

图|印度总理莫迪

这些企业每天处理着超过520万桶原油,它们的“集体止步”几乎切断了印度国家队与俄罗斯石油的官方联系。

印度此举有现实的利益考量。

一方面,俄罗斯原油的折扣幅度已大幅缩水,从2022年每桶14-16美元降至目前的2.5-4美元。经济诱因减弱后,政治压力便成为主导因素。

图|印度炼油厂

另一方面,印度制造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2024年美印贸易额高达1600亿美元,美国是印度不可或缺的出口目的地。

一位印度炼油厂高管坦言:“中东原油每桶贵4美元,但总比100%关税强”。

印度商务部的声明耐人寻味,强调“公平互利”和“保护国家利益”,却对任何反制措施只字不提。

03 利益交换,美印幕后的战略交易

印度的妥协并非全然屈服。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实质性的交换条件。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向莫迪承诺加深美印防务合作,并提出了扩大技术转让和军事援助的具体清单。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面

同时,美国主动提出协助印度降低对俄能源依赖,包括开放独家渠道供应美国或其中东盟友的低价原油。这颗“糖衣炮弹”对于能源需求巨大的印度而言,具有现实吸引力。

莫迪政府的盘算是务实的。在印度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外部压力,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站队似乎是更划算的选择。

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但印度并未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私营炼油企业如Reliance和Nayara仍在继续采购俄罗斯原油。

特别是Nayara能源公司,其背后有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支持,成为俄油进入印度的重要通道。这种“公私分明”的安排,既规避了美国制裁风险,又为未来恢复俄油采购留了后门。

04 中国顶住压力的多重支撑

与印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应对。

在美方高调施压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24小时内明确表态能源采购是国家主权范畴,不会受外部压力影响。这种坚定立场的背后是多重战略支撑。

图|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国已建立一套独立、稳定且高效的能源供应链体系,包括人民币结算机制和海上船对船转运等安排。这套体系使中国能够有效规避美国金融系统的监控和制裁风险。

图|视频截图(凤凰卫视)

更具深意的是,就在8月1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军演在日本海如期举行。演习结束后,两国舰队还将开展第六次太平洋联合巡航。这种军事层面的协调配合,与外交表态形成呼应。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量稳定在日均200万桶的高位。这种持续稳定的能源合作,为俄罗斯提供了关键支持,也彰显了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连续性。

图|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

印度的战略退缩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每日损失约170万桶的石油出口量,占其海运总量的52%。这一打击迫使俄罗斯能源部长紧急访华,商讨扩大管道输油量。

同时,印度的能源进口成本显著上升。沙特阿美公司趁机抬价,要求印度为穆尔班原油每桶多付3美元的“紧急采购费”。印度卢比汇率应声下跌,单日跌幅达0.8%。

图|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游客在达尔湖畔享受悠闲时光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印关系的微妙变化。为平衡国内压力,莫迪政府在7月24日宣布恢复对中国公民旅游签证,这是中印边境冲突后的首次松动。

这一举措既可解读为务实外交调整,也可视为对美国的间接回应。

05 两种路径,妥协与坚守的战略分野

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展现出典型的利益现实主义通过短期妥协换取风险缓释,但这种策略也暴露出缺乏长期战略自主的短板。

印度央行曾警告,持续采购俄油可能触发资本市场冻结等连锁反应,国营炼厂的暂停采购实为避险之举。

图|北京天安门广场悬挂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国旗

中国则展现出制度韧性和战略定力

通过独立供应链体系、人民币结算机制和军事外交协同,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展示战略自信的契机。这种差异体现了国际竞争中的两种不同应对模式。

莫迪政府的回应耐人寻味,他们提出“美国要头条,印度要实惠”。印度还手握中俄合作和金砖国家联盟的牌,莫迪甚至暗示“谈不拢?我找中俄去!”

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反映了印度外交的传统智慧。

06 霸权困境,美国战略的局限性

特朗普政府的施压策略暴露了美国霸权的局限性。

一方面,对俄油征收100%关税更多是政治姿态。这一政策分析后,我们普遍认为,若强行实施将引爆全球油价,加剧美国通胀压力,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另一方面,美国无法在所有战线同时施压。在中美刚达成暂停关税三个月的临时协议后,特朗普立即将矛头转向印度。

这种“逐个击破”的策略虽有其战术价值,但也暴露了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美国财长贝森特关于“对中国没筹码”的坦承,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困境。当贸易武器化遭遇真正具有战略韧性的经济体时,其效力便大打折扣

图|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境内中国石化河南油田管理的东湾油田东湾1井台油气开发钻井生产施工现场

中国通过多年经营建立的独立能源供应链体系,正是这种韧性的体现。

新德里的街头爆发“反对经济投降”示威时,中国振华石油正与俄罗斯签署新协议——以人民币结算、青岛港交割的模式提升2025年采购量。

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钓鱼台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莫迪的应急预案撞上北京的能源账本,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碎在人民币的结算单上。

这场大国博弈揭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在复杂的地缘政治角力中,底气源于实力,更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和高明运用

参考资料:
1.《视频丨特朗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2025-07-15 07:51|来源:央视新闻

2.《中俄两军将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2025-07-31 17:23|来源:央广网

3.《俄罗斯“金饭碗”破裂?能源部长紧急来华,想跟中国做笔生意》2025-08-01 11:56|来源:速看前沿

4.《印度恢复发放中国公民旅游签证,中印关系重回正轨还需多久?》2025-07-24 11:15|来源: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印度   俄罗斯   美国   叫停   中国   关税   原油   能源   压力   石油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