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示:不想身体里长石头,饮食牢记“1少2多”,对身体好处多

大家都知道,身体里要是“长石头”了,那可不是小事。不管是胆结石、肾结石,还是尿道结石,疼起来真要命,有人说比生孩子还疼。

但很多人平时不注意,等到查出来“石头”都三四毫米大了才开始着急

我觉得,这些情况其实可以通过平时的饮食来预防,中医早就说了,什么“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很多时候就是吃出来的毛病。

年轻时注意点,别乱吃乱喝,很多病都不会找上你

关键就是养成“1少2多”的饮食习惯,坚持下去,以后就能少遭罪。

首先要知道,结石不是一天两天长出来的,是长期代谢不好造成的。

不管是中医说的“湿热内蕴,三焦不通”,还是现在医学说的钙盐、草酸、尿酸浓度太高,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身体排不出去,堆积在体内,慢慢结晶

这种情况下,饮食很重要。说白了,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决定了你以后会不会疼,会不会查出石头。

第一个“少”,就是要少吃高嘌呤高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浓肉汤、火锅底料、油炸食品,还有那些加工肉类,比如香肠、腊肉、卤味这些。

这些东西容易让尿酸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

你说偶尔吃一次没事吗?

当然没事。但要是天天大鱼大肉,一年365天有200天都在吃重口味的东西,再好的肾也受不了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膳食指南》说了,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的人,得结石的几率比正常饮食的人高28%到35%左右,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说的,是统计出来的。

而且别以为只有胆固醇高才会有胆结石,很多年轻人因为每天都吃辣的、喝冰的,结果肝胆功能出问题,最后只能切胆囊

然后第一个“多”,是多喝水,是真的“水”,不是饮料、不是咖啡、不是浓茶,更不是奶茶。

很多人整天喊口渴,就是不想喝白开水,非要等渴了再猛灌一瓶冰的。这样特别伤肾,也不利于尿液稀释。

有研究说,每天尿量少于1000ml的人,查出结石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8倍以上,而每天喝水超过2000ml的人,得结石的风险就明显降低。

这个数据说明问题了吧?

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尿液稀一点,减少钙、草酸、尿酸这些结晶物的沉积,就能减少结石。

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喝水特别重要,一整夜身体都在“脱水”,肾脏负担重,如果这时候不补水,尿液浓度特别高,就容易形成结晶。

中医也有类似的说法,讲究“津液充盈、水道通畅”,意思差不多,就是让身体里的废物顺利排出,不在某个地方堵住。

第二个“多”,是要多吃些能帮助排毒祛湿的天然食物。

不是说要搞什么排毒餐,而是说食物本身要选对。

冬瓜、薏仁、赤小豆、玉米须、绿豆、黄瓜这些,中医都认为是能“利水渗湿”的,平时搭配着吃挺好。

有些人每天三餐都离不开油炒、红烧,结果身体越来越“湿”,水肿、没精神、舌苔厚,浑身都觉得负担重,这种状态就容易长结石。

这些祛湿的食物其实味道也不差,就是很多人懒得做或者不当回事,宁愿天天点外卖,也不愿意多煮点粥、多煲点汤。

这样一来,身体里悄悄堆积的毒素就在器官里存着,最后形成胆固醇结晶、尿酸结晶、钙盐结晶等等,等到发作了就后悔了。

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就是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身体真正觉得“渴”的时候,其实细胞已经有点脱水了。

此时,肾脏会大量重吸收尿液中的水分,致使尿液愈发浓稠且色泽泛黄

如此一来,尿液更易析出结晶物质,进而为结石等问题埋下隐患。

尤其在天热的时候、运动之后,很多人只喝饮料,结果钠、糖摄入更多,尿反而更少、更浓,石头就来了

中医常说“津亏则热、热盛生石”,这个“热”不只是天气热,还是体内的“湿热”堆积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就是老老实实喝水,养成习惯,每隔一个小时喝两口,别一次猛喝,也别长时间不喝。这样身体代谢就能平稳,肾脏也不会太累。

此外,结石并非由单一因素所致,而是长期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加之身体代谢不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要从多方面调整。饮食过咸危害颇多。

过量摄入盐分不仅会致使血压攀升,还会干扰钙的正常代谢,使尿钙排出量增加,进而提升钙结石形成的风险。

此外,长期久坐不动会使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减弱,致使尿液无法及时排出而积聚体内,如此一来,便更容易产生结晶物质

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改,光靠喝两碗冬瓜汤没用

有些人爱吃菠菜、豆腐这种草酸高的食物,一次吃太多也不好。

草酸会和钙结合成草酸钙,是形成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

如果饮食搭配不合理,吃太多,又不喝水,就容易出问题

总的来说,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果身体经常出现尿黄、舌苔厚、排便不畅、身体沉重、饭后口干这些情况,那就是该注意饮食了。

别等到肚子开始疼,或者小便出血了,才去检查泌尿系统,那时候可能石头早就长好了。

很多人一开始还以为是腰肌劳损、妇科病、胃病,结果拖着拖着,越来越严重,连保守治疗都来不及,只能手术。

这样不仅伤身体,花的钱、遭的罪也不是一点点。

我觉得,“1少2多”不是什么养生口号,而是真能让人远离痛苦的饮食原则。

现在的人,吃得太好、坐得太多、喝水太少、动得太少,成了常态。如果不改,很可能年纪轻轻就躺在病床上捂着肾后悔。

养生不是老了才开始的,越早养成好习惯,就能少吃药、少住院、少遭罪。这笔账划得来,身体也会感谢你。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朝阳.养肾护肾九方法[J].新农村,2024,(12):3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养生   身体   中医   石头   提示   饮食   结石   尿液   结晶   尿酸   草酸   肾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