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这大火星向西渐渐下移,天气逐渐要转凉的时候,国际上突然出现两件围绕中国的事情。
但让人没法说的是,这两件事看起来又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并且两件事似乎都是孤立的事情,让你想说都不知道如何说。
第一件事是日本的那个什么“皇”,带着他老婆于7月6日到蒙古访问去了;这个“皇”还要在蒙古呆上8天,向所谓的“被俘关东军纪念碑”鲜花。
这是一件令人愤怒的事。因为日本是二战时在亚洲的轴心国核心,日军给包括蒙古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其中以中国的损失和伤害最大。
现在,日本的“皇”居然跑到蒙古向所谓的“纪念牌”鲜花,说明他们压根不认为自己是当时的侵略者;不认为当时邪恶的日军是战犯,罪有应得。这性质比日本国内参拜“靖国神社”还恶劣。
因为他们在国内招鬼还有狡辩托词,但到国外献花,这是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二战战败国;不接受自己战后的身份。简单讲,就是不承认二战历史。
日本的“皇”代表着日本这个单一民族最高的权力,是这个单一民族的图腾和代表;实际上,他就是汉朝时我们封的“倭奴王”。这东西出面,影响是很大的,是会记载下来的。
最后,小本子的“皇”是7月6号去蒙古的,这绝对是特别挑选的日子,因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这也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费解之处是:蒙古现在的领导层即使再傻,也知道这种外交对自己是没有一丁点好处的,他会同时得罪身边的两个大哥。
但是,蒙古就是这么干了,这一点令人费解:他们图的是什么?以前搞的“第三邻国外交”,不是有了美国这个好小三了吗?难道还想把日本处成“备胎”?
有一个解释,说蒙古现在的总统曾经在日本的广岛大学学习过,对日本有感情。但国家大事,仅凭这一点是说不过去的。
总而言之,这次日本借助“皇”带着老婆访问蒙古,达到了与历史进行切割的目的。
尤其是在今年这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候,日本人这种切割历史的做法,是企图将自己“加害者”身份包装成“受害者”身份。
日共小本子的目的达成,那么,遭受日本侵略伤害的中国人民曾经的苦难算什么?这不但是对历史的公然侮辱和篡改,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挑衅和漠视。
最近的中东不是很乱嘛,以色列打了伊朗,美国也轰炸了伊朗;伊朗也还击了以色列,胡塞武装更是打击了红海附近的以色列的船只。
就是这种情况下,据德国方面在7月8日抗议说:德国一架侦察机正在红海海域执行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任务时,被中国军舰用激光照射了。
德国方面说,由于有危险,他们的飞机立刻返航了;他们承认,当时飞机里有“四名德国士兵”;但飞机是民用飞机,飞行员也是民用飞机飞行员,不是军人。
据德国方面说,发生这件事时是7月2日。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7月8日才提出来;这是7月7日这个敏感的日子的第二天。
好像约好了似的:7月6日,小本子的“皇”访问蒙古;7月8日,德国又大喇喇地向大国提出抗议。他们都避开了敏感的7月7日;但他们又是围绕着这个敏感的日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货都是二战战败国,一个是欧洲的元凶,一个是亚洲的罪犯。简直倒反天罡了,战败国都出来恶心战胜国了,还有天理是非吗?
这件事乍看起来好像很大:激光照射飞机,这不就是攻击吗?其实,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小到很多国家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从西方媒体爆出来不多的事情经过看,不需要多少军事知识就能发现疑点:
1、说是民用飞机,为什么有士兵?
2、危险何在?激光照射给你们造成了各种伤害?怎么危险了?
3、照射的是什么激光?是一般低功率的测距仪。还是高功率杀伤性的?
4、德国飞机当时的高度是多少?航路是什么样的?是近飞还是远离?
5、当时的海空域归谁控制?如果都没申请或通报,这个海空域在欧盟军事行动内吗?
6、但是照射他们的是海军护航编队,在高度戒备之中,德国飞机去干嘛?通报了吗?
7、德国说自己是侦察机,有四名士兵,为什么要用民航机?说得好像很无辜似的。
8、海上军舰都有自己安全警戒范围,进入这个范围的不明飞行物,打下来都可以。
1988年7月,美国的文森斯号巡洋舰在波斯湾海域就打下了进入他们防御范围的伊朗客机,机上290人全部死亡。
9、德国飞机7月2日发生的事,等到7月8日再炒作,显然不是为了事情本身。再说,事情本身本不是什么事。
那么问题来了:德国人图什么?我们猜一猜,仅仅是一些联想,不保证是真相。
既然这两件事都不是偶然的,那么,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一个明知道会引起巨大的争议、一个也知道自己的抗议站不住脚,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是,他们是怎么想的、要怎么做才行;第二是现在就有个可能的机会,因为美国出现了特朗普,世界也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看看两国现在的身份: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后的战败国,他们也是以这个身份一直混到现在的。本质上,这两个国家还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美国军队还驻扎在他们的国土之上。
日本和德国,其实就是美国安在亚洲和欧洲的钉子,所以,在二战后,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就有诸多照顾。许多战后对这两个国家的惩罚都轻飘飘忽略过去。
但这两个国家又有不同的地方。日本是亚洲大陆边上的岛国,地位和英国对欧洲大陆相似;同时日本的工业化在当时明显领先于亚洲。而德国就在欧洲大陆之上,还是其中最有分量的国家。
因为具体情况的差异,美国对这两个“钉子”的安排也就有鲜明区别。
对日本,一方面要用,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它再度起来和美国争夺太平洋。所以,美国用“安保条约”控住日本,用各种领土利益牵制日本。
控制日本,是让日本没有将来和美国争夺太平洋的机会;至于日本怎么篡改二战历史,怎么在亚洲兴风作浪,这是美国不关注的。
一定程度上,美国还很希望日本这样,因为这样的局面可以帮助美国介入到亚洲事务之中。
所以,什么参拜事件、不反悔道歉等等,美国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中国和韩国吵去,这更加让美国显得重要,在亚洲得到存在感。
但是,只要日本做过了,或者日本针对美国做出了过激行为,那美国是毫不客气的。
1945年,日本出现针对驻日美军的“日比谷公园事件”,三名驻日美军士兵被日本民众打死。美国力压日本严厉打击,许多日本人被当街枪杀,几千名日本人被抓进监狱。
而用各种领土利益牵制日本,美国就更方便做了。用《旧金山和约》,让日本对北方四岛存在希望;用“琉球群岛”的管制权吊着日本。
更有甚者,在大国逐渐强大,日本有弱化对抗大国想法时,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用一句“日美安保条约适用钓鱼 岛”的话,就把日本又拉到自己身边。
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日本专心成为对自己没有威胁、让东亚不得安宁的麻烦。如果日本是一只恶性没改、毒牙没把的疯狗的话,捆着这只狗的锁链在美国手里。
德国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二战后,德国被强制着到处赔罪,还被安上残害犹太人的原罪,搞得德国人在欧洲抬不起头来。但在经济恢复上,美国又给了德国很多实质的扶持。
美国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英国是前世界大国,和美国关系特殊,但没法让美国释怀;法国是一个没有了“男人”的国家,基本扶不起来。
说法国“没有男人”,不是我在胡说,而是法国人自己说的。
法国人战后说:法国真正的男人,三分之一跟着圣女贞德上了天堂,三分之一跟着拿破仑皇帝远征下了地狱,三分之一战死在一战战场。
二战结束,法国只剩下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就是戴高乐。结果,戴高乐在1970年死了,法国人的心也死了。当时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发表电视讲话说:法国最后一个男人死了,法国成了寡妇。
美国看不上法国另一个原因,是法国有改变西方自由主义的倾向,1969年,法国受中苏论战影响,爆发了激烈的革命,把美西方吓尿了:这是要改变门庭啊。
相比起来德国是很容易的控制的,一个二战战败国的身份就能把他拿捏得死死的;同时,借助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德国舆论和社会就被轻松控制。
于是,一路走来,德国的经济不断前进;政治上,德国却没有任何作为。在欧盟,欧元是德国支撑着的,但欧盟的话语权却被法国掌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欧盟好像不大现实。
德国在欧洲要争夺的是话语权,起码要更多一点话语权。再像以前那样,德国出钱出力,平息欧洲很多事情,稳定欧元,但出面的总是法国,这种局面任谁都不舒服。
中国有句民间俗语:涨涨落落两和水,反反复复小人心。现在的美国很多方面一点大国的样子都没有,不管什么政策,都是反反复复、言而无信。
但在全球政治方面,美国又拥有巨大的影响,或者说,他们一直保持着二战秩序决定者的优势。这也是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直说的“秩序”。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有这么多控制,而控制一个国家最主要体现就是“军事与外交”方面;那么,这两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做这么多的外交动作,说美国不知情是说不过去的。
日本和德国,一个挑战着战后秩序,一个用不合情理的破事抹黑大国在红海的护航编队,显然有自己的盘算和给美国争取某种利益的考虑。
日本和德国有自己的索求,这些索求要通过美国才能达到;美国也有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美国没法出面,需要这两个“钉子”出来搞点动静。
为什么日本和德国的需要只有通过美国才有可能达到呢?这就体现作为世界霸权国家所拥有的权力了:对世界规则的解释权。
二战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所谓的“秩序”到底是什么,这都是世界各国在问的。我们说“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世界”,这只是一家之言。但联合国毕竟没有强制力,很多问题都是在“坐而论道”。
美国早在1961年利用“旧金山和会”,使用了一把对战后秩序的解释权。但那时的美国还是有点含蓄的,虽然那个会议没有苏联和大国,但美国在解释上也没有太过分。
国家主权部分不完整,作为国家,他们当然要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主权,这是“国之常情”。从这些方面来看日本和德国的作为,一切都好理解了。
1、今年是大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全世界都关注这个重大时间节点的时候,美国在和全世界打关税战。
2、在这重要的年份,不管是俄罗斯的“胜利日大阅兵”,还是中国将在九月三日的隆重纪念,都是在强调“正确的二战史观”,实际上也是在争夺对战后秩序的部分解释权。
3、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办?很难办。美国以前拿着原则做交易,明里暗里支持日本和大国两个二战战败国搞小动作,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4、美国是二战时同盟国的核心,现在两个重要二战同盟在纪念战争胜利,美国于情于理都不能缺席;但现实的政治需要、霸权主义思想,又让美国不能支持。
5、俄罗斯的胜利日大阅兵,美国派出一个低级别团队参加了;但中国将于九月三日进行的隆重纪念活动,美国很犹豫。
特朗普一万个愿意来,但美国国内政治很难允许;特朗普想通过交易来实现,而交易的筹码并不完全在美国一方。美国商务部长八月份访华,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时间点。
6、日本的“皇”带着老婆访问蒙古,这是体现日本对自己二战认识;这也是日本用“民族性”团结国家的活动。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想争取更多利益,团结太重要了;而日本这样单民族构成的国家,通过民族主义来凝聚共识,是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实现的。
日本这样做也有利于美国:束缚日本的锁链掌握在美国手里,所以,日本做出大国极度反感的事情之后,美国在大国方面就可以体现更多的作用和价值。这有利于美国和大国打交道。
7、德国现在的政府刚刚上台,新总理墨茨也在不久要访问大国。但俄乌战争、美国关税战、欧洲军费增加等等事,都要美国重新定义德国在欧洲的地位。
德国一方面想和大国搞好关系,决不能放弃大国市场,这要看大国的意见,所以,德国总理急着访华;
另一方面,德国也要争取自己的地位,减少对国家实力的虚耗,这就要看美国对德国态度和支持度。要让美国看重德国,就要美国认识到德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
所以,找个不轻不重的理由,干扰一下大国在全球的战略行动,是德国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既不伤感情,破坏合作,又能让美国看重,觉得德国真不能小瞧。
最后,要实事求是讲,德国抗议激光照射事件真的不重要。两国军队相遇规则是很宽泛的,激光照射一下谈不上严重。德国就是小题大做,借大国提醒美国呢。
相比德国,日本这次的访问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事件。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日本没有深刻认识;没有接受战后安排。
一句话:日本还是贼心不死的。要警惕这个“东亚恶犬”。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