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冲鸡蛋”滴香油,坚持喝,身体会咋样?消化科主任说出答案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故事!谢谢支持!

张大爷和老伴李阿姨已经结婚快四十年,每晚入睡前,两个人总会各自感慨下:“你这晚上又没起来上厕所吧?我起夜都快习惯了。”
时间一久,张大爷甚至开始担心:“到底是我有夜尿不健康,还是她一觉睡到天亮才值得骄傲?”

其实,这样的疑问,在很多中老年人家里非常常见。有的人每晚都得起床一两回,白天时候却也精神,还觉得没啥;可老伴呢,一觉到天亮,说起夜简直稀罕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难免让人“对号入座”:有夜尿是不是身体出了毛病?没有夜尿是不是肾功能特别强?医生咋说的……

到底,夜里起不起来厕所,真能看出健康的不同吗?你以为的“理想寝息”,也许和真相偏了不少。

咱们今天就用通俗的话,深入聊聊“夜尿”到底意味着啥,发现身体给你释放了什么信号。特别是第3点,很多人都容易想反了。

夜里起夜,到底是正常现象?医生的说法和你想象不同

很多人觉得,夜里起来上厕所,那就说明“肾虚”或者身体某方面不好。其实真没那么简单。医生常说,成年人每晚排尿0~2次都属于正常范围,尤其是到了中老年阶段,由于生理变化、激素水平的波动、膀胱储尿能力下降,夜尿变得更常见。

中国泌尿外科统计,65岁以上人群,约有68.7%的人夜尿次数增加。晚上会起夜,很多时候只是生理现象的一种表现。比方说,白天喝水多了、晚上水果吃太多、天热、休息活动量大,这些都可能导致夜间想上厕所。

没有夜尿的人,也不等于就代表超级健康。有些人习惯晚上少喝水,或者膀胱储尿能力强、肾脏浓缩尿液功能好,夜里自然不用起来。这种情况,千万别盲目拿来和别人攀比。

真正让医生“警觉”的,是这些情况:

① 夜尿突然变频繁,比如一晚上起来3次以上,且出现尿急、尿痛、血尿

② 起夜影响到白天精神,容易头晕、疲惫

③ 陪伴夜尿的,有身体浮肿、血糖波动、心衰表现

单纯的一两次夜尿,大多是没问题的生理条件。千篇一律地觉得“起夜=有病”真的是想多了。但频繁夜尿、夜里尿量占全天一半以上,这就要多留意是不是某些健康问题在敲门。

有夜尿的人,和没有夜尿的人,身体有哪些区别?

实际差别,很多人一开始都只看到了“尿频”这一个表象。可医学上看,背后的原因可能很不一样。

1、习惯/饮水/饮食差异
有夜尿,很多时候是白天、傍晚水喝多了。还有晚饭咸、夜里吃水果,都会让膀胱储尿量增加。没夜尿的,大多自己注意控制晚上摄水量,饮食清淡。

2、年龄变化和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抗利尿激素水平下降,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减弱。这就导致年纪大的人更容易夜里起夜。年轻人没夜尿,并不代表“比老人更健康”,纯粹是生理差异。

3、警惕某些健康问题的信号
夜尿本身不是病,但频繁夜尿,往往和身体潜在疾病相关,比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如果夜尿突然增多,伴随乏力、口渴、浮肿等,要留神这些疾病的早期信号。有研究提到,长期每晚起夜≥3次的人群,慢性疾病检出率比同龄人高出17.4%

4、睡眠影响
反复夜尿的人,容易被打断深睡,长期下来会影响精神状态、增加认知障碍风险。而没夜尿的人,睡眠通常更完整,大脑休息也更充分。注意,不是“憋着不起来”就是健康,重要是看有没有“尿意”才对。

5、膀胱与前列腺功能差异
很多老年男性因为前列腺肥大、女性常因膀胱过度活动或炎症而出现夜尿。这和单纯肾功能不强没直接关系,更多反映泌尿系统局部问题。

其实,医生最看重的是夜尿影响了你的生活没有——比如,你白天特别困、注意力差、尿液有异味、有血尿、不适,这些比单纯“起来几次”更值得警觉。

想减少起夜次数,这4招建议你试试,很多人第三点忽略了

如果觉得夜里上厕所太频繁,不妨换个方式调整下生活。

① 晚饭后3小时内,控制大部分饮水量,睡前尽量别喝水、少吃水果。白天可多喝,集中在下午三点前。

② 晚上咸口、重口食物少吃,尤其不建议晚上吃腌菜、咸肉、螺蛳粉这类。

③ 起夜多,建议睡觉前泡泡脚,温热足浴有利于膀胱放松,但水别太多,以微微出汗为宜。

④ 睡前避免大量运动或刺激性饮品,比如咖啡、浓茶,容易让尿意敏感。

还有一点,多观察下自己夜尿的规律。如果夜尿突然增多,伴有其他身体不适——尤其是尿痛、血尿、浮肿、异常口渴,最好及时去正规医院排查肾脏、前列腺、血糖、心血管功能等。不少慢性疾病初期都喜欢“用起夜”这个信号提醒身体出问题。

其实健康,从不是“起夜/不起夜”的简单选择。合适自己的规律、没有不适,心里别杠,就能睡得安稳。

起夜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要不影响你白天状态、没有其他异常,真的不用过度焦虑。如果你晚上总起来还老觉得不舒服,或者家人发现你近期夜里突然总跑厕所,就别光靠猜了,去医院系统查查,排除隐患才安心。

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不同,别让别人的生活标准决定你自己的健康认知。夜尿次数适合自己、没有异常症状,才是适合你的“健康普通人”。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夜尿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3. 《中华泌尿外科学》2022年版

4. Zeng X, et al. Nocturia in the elderly: prevalence, causes, and interventions. 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2021

5.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夜尿健康科普讲座资料

6. 《2023中国泌尿系统疾病流行现状调查报告》

7. Wu S,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nocturia in China.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养生   香油   开水   科主任   鸡蛋   身体   答案   膀胱   夜里   晚上   健康   白天   医生   生理   血尿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