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2天给9国打电话,给了中国独一份待遇,马克龙对他称呼变了

最近几天,普京的外交动作不小。在阿拉斯加和特朗普会晤之后,8月17日,普京先是致电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把美俄会晤的情况向这几个中亚和盟友国家说明。到了18日,普京又联系了印度总理莫迪、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



也就是说,短短两天时间,普京先后和9个国家的领导人通了话,范围涵盖了中亚的传统盟友,还有金砖成员里的关键伙伴。这种密集沟通,很明显是为了安抚和稳固阵营,同时也在传递一个信号:俄罗斯不会因为和美国直接接触,就冷落自己长期的朋友。


从各国的反馈来看,也基本符合预期。比如印度总理莫迪就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称感谢“我的朋友”普京的来电,并再次强调印度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问题;巴西总统卢拉则说,在当前的外交环境下,通话格外重要,尤其是在巴西主持“和平之友小组”继续推动调解的背景下。南非、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也都在电话里表态支持政治与外交手段解决冲突。


但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中国不在普京的通话名单里?要知道,过去几年,每当俄美有高层接触,莫斯科几乎第一时间就会向北京通报,这次却“漏掉”了中国。不少西方媒体趁机炒作,说什么“中俄出现嫌隙”。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情况恰恰相反,普京给中国的反而是独一份待遇,这个待遇不是表面上的通话,而是直接派自己最信任的心腹来北京传话。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将率团访问中国,时间点刚好卡在“特普会”和“普京访华”之间。沃洛金并非普通的议长,他是普京核心圈的亲信,早年在总统办公厅直接参与政治运作,被视为普京最信赖的人之一。他的这次访华,就是为了当面传递普京的信息,也为普京即将到来的访华做铺垫。


普京给其他国家打电话,是为了安抚和稳定;而给中国的安排,则是通过心腹上门沟通,把中国放在了核心位置。这不仅是一种外交上的信任,也是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一种再次确认。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少一个”的安排,不但没有削弱中俄关系,反而凸显出中国的特殊地位。


而在普京忙着打电话、筹备访华的时候,马克龙却突然对他换了称呼。马克龙在电视采访里公开称普京是所谓的“掠食者”。过去,马克龙对普京的态度,还算有几分务实。法国一直在欧盟内部扮演一个相对理性的声音,强调和俄罗斯保持沟通。但这一次,马克龙的措辞突然升级,把普京描述成“掠食者”,很明显是对当前欧洲安全氛围的迎合。



深层次来看,这背后其实也能看出欧洲的焦虑。随着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出现缓和,欧洲担心自己被边缘化。如果美俄真的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某种协议,那么欧洲可能既失去对俄罗斯的制衡能力,也失去对美国的依赖价值。马克龙此时抬高调门,是在提醒盟友不要对普京掉以轻心,也是防止欧洲在大国博弈中被彻底边缘化。用夸张的措辞去塑造所谓的“俄国威胁”,对他来说是最简单的政治操作。


但这种操作的效果未必理想。欧洲的分歧很明显,德国、法国和东欧国家在对俄政策上的意见并不一致。再加上特朗普本身对北约态度复杂,欧洲的安全困境反而越来越严重。相比之下,中俄之间的合作则显得更稳,哪怕普京在和特朗普高调互动,但最终还是要通过派心腹访华,来确保和中国的战略沟通不出差错。这种差距,其实恰恰说明了当前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现实:美国可以随时变脸,欧洲也在摇摆,但中俄关系却保持了稳定性。



至于后续局势如何发展,还要看普京与泽连斯基未来的会晤、以及其即将到来的访华行程。可以预见的是,俄美、俄欧之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互动,但中俄关系依然会是普京外交的压舱石。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给9国打电话的同时,把对中国的沟通留作“独一份”的特殊安排。至于马克龙的那些说辞,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对局势的实际影响并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财经   中国   待遇   马克龙   欧洲   总统   俄罗斯   中俄关系   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外交   巴西   心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