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刘怎么突然就走了?”

“脑血栓,突发的,凌晨被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
入秋以来,这是社区一个月内第二位突发脑血栓去世的老人。两人年纪相仿,身体也一直还算硬朗,平时没听说有什么大病。可偏偏都发生在霜降节气前后——一个看似寻常却“暗藏凶险”的时间点。
社区医生叹着气说:“每年这个时候,心脑血管病突发的人特别多,尤其是脑血栓。有些事,不是不提醒,而是大家总觉得——‘没那么巧’。”
可真等到“那么巧”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你可能不知道,进入霜降,昼夜温差增大,血管收缩加剧,是脑血栓高发期的开始。这个节气看似平静,实则是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分水岭。

而在这个时间点,医生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就是——“霜降后宁可多睡觉,也千万别做这4件事!”
尤其是第4件事,很多人每天都在做,却从不觉得危险……
一到霜降,冷空气频繁,昼夜温差拉大,这对血管是一场“隐形考验”。
1.气温骤降导致血管收缩
人体为了维持核心体温,外围血管会自动收缩,但这种“保护”机制恰恰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加重血管壁压力,诱发血栓形成。
2.血液粘稠度升高

秋冬气候干燥,水分摄入减少,出汗减少,导致血液流速变慢、粘稠度上升,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3.生物节律紊乱,影响血压
霜降之后天亮变晚,气温下降,许多老年人起得早、穿得少、动得快,这类行为一旦在清晨进行,容易诱发清晨高血压与脑供血不足。
4.脑血管原本就“最脆”
脑血管像水管,长期高压加速老化,霜降的冷刺激就像突然加大的水流,极易冲破原本就不牢靠的“管道”。

据《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200万,而其中约70%发生在秋冬季,尤其是10月底到次年1月初这一阶段。
看似天气凉爽、舒适,实则处处暗藏“脑梗危机”。
1.早起不穿衣,冷风直灌头
霜降后早晚寒气逼人,有些老人仍习惯早起晨练,但头颈部没有保暖措施。
中山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冷空气对颈动脉的直接刺激可增加短时间内卒中风险12.3%。
2.饭后立刻去散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其实不适合老年人。饭后立刻运动会导致血液集中在肌肉和胃肠,脑供血减少,容易出现头晕、眩晕,甚至诱发脑梗。
3.熬夜看电视、玩手机
不少人霜降后晚上贪看电视、打麻将、玩手机,睡眠时间严重压缩。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血压波动加剧、血糖不稳、脑血流供应受限,进而诱发血管病变。
4.喝水少,还天天喝浓茶
秋冬口渴感减弱,很多人饮水明显减少,更习惯用浓茶、咖啡代替白开水。这种做法容易加重血液粘稠度,诱发血栓形成。
尤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鞣酸等成分,反而利尿加重体内水分流失。

尤其是第4点——喝得不对比吃得不对更“凶险”。不少中风患者发作前都存在“长期喝浓茶但水喝太少”的习惯,却从未警惕。
1.早上不起太早,避免5点前外出
霜降节气后,早上气温低、血压波动大,医生建议中老年人起床时间控制在6点半以后,且起床后不要立刻出门,建议室内活动10-15分钟,身体预热后再外出。
2.起床先喝水,温水为宜
早上醒来后,身体经历了一夜脱水,先喝一杯300ml左右温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促进肠胃蠕动。

注意不是冷水也不是茶水,而是清淡无刺激的温水。
3.晚饭不宜太饱,睡前不熬夜
晚餐建议七分饱,少油少盐,避免餐后血脂骤升加重血液粘稠。
晚上尽量在10点前入睡,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稳定血压、恢复血管弹性。
4.保持适度锻炼,但时间、方式要改
秋冬锻炼建议改为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避免清晨和夜间。
方式建议选择散步、八段锦、广场舞、太极拳等缓慢节奏、循序渐进的运动,避免剧烈出汗或过度疲劳。

医生指出,脑血栓很多时候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日积月累的小毛病汇聚成的“临界点”。
真正的预防,从日常一点一滴做起,从今天霜降的这个转折点,开始改变也不晚。
脑血栓从来不是“老年专属”,而是一个长期生活习惯与气候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霜降节气,是大自然提醒我们“准备过冬”的信号,也是心脑血管健康开始受考验的阶段。
你可以不吃药,不补品,但不能不重视细节。
从今天开始,不妨早点睡、多喝水、穿好衣、少乱动——每一个小选择,都是在为身体“减负”,为血管“护航”。

当然,健康不是靠文章中的建议一劳永逸,每个人的体质和病史不同,如果你曾经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脑供血不足等病史,建议务必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个性化预防指导。
霜降不是结束,而是转折。保暖不只是穿衣,更是护脑、护命。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年报》2022年数据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报告:低温刺激与卒中风险相关性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Harvard Medical School - Preventing Stroke: Key Lifestyle Factors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