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今日末伏最后一天,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告诉家人!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今天咱们迎来三伏天中末伏的最后一天,出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已经结束,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它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作为传统日子,人们会在出伏这天举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吃饺子、烙饼摊鸡蛋等,寓意着送走炎热的夏季,迎接凉爽的秋季。

出伏后,此时暑热未消,但渐趋缓和,昼夜温差增大,气候特点是“湿热”与“燥”交替,所以,出伏也提醒人们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以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不是迷信!明日末伏最后一天,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一、不要碰露水

中医认为,末伏虽暑热未消,但已有秋意,此时人体阳气渐收,脾胃功能也相对较弱。露水的寒湿之气如果侵入人体,会加重体内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同时,寒湿也容易侵袭关节,导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等问题,尤其对本身有关节疾病的人群,危害更大。

所以,如果在末伏最后一天夜间将衣物晾晒在外,易被露水打湿。第二天穿上带有露水的衣物,会感觉闷湿不适,长期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白天晒衣服,下午四五点要及时把衣服收回,以免粘上露水。

二、不要贴墙而坐

末伏最后一天不要贴墙而坐,主要是因为此时天气转凉,墙面会释放出夏天吸收的潮气,贴墙而坐可能会受到潮气、寒气侵扰,导致身体不适。

另外,墙角这些位置通常较为阴暗潮湿,是细菌和毒虫的栖息地。末伏时,毒虫活动依然频繁,贴墙而坐容易被隐藏在墙缝或墙根处的毒虫蛰咬,引发皮肤问题或其他健康隐患。

三、不要频繁串门

末伏最后一天天气还很炎热,很多人在家都是家居服,穿得也比较少。如果频繁串门可能打乱对方的居家节奏,甚至让对方因为要接待而特意换衣服,反而给主人添了麻烦,破坏了他们的舒适感。另外,如果对方穿着比较随意,突然到访可能会让双方都感到不自在,尤其是关系不算特别亲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社交上的小尴尬,反而不如保持适当距离更得体。

另外,从养生角度来讲,此时正处于季节交替时,人体需要逐渐从夏季的“外放”状态转向秋季的“内收”,心神安宁有助于适应这种转变。频繁串门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精力分散,不利于身体顺应时节进行自我调节。

四、不要吃太多西瓜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不是不能吃,是要少吃。因为末伏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阶段,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脆弱。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西瓜属于寒性水果,且含水量高,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肠胃,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尤其对于本身肠胃较弱或体质偏寒的人来说,在这个时期需要更注意避免寒凉食物对身体的刺激。

如果体质较好,少量食用常温西瓜通常不会有问题,不必过于教条,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即可。如果体质虚寒,那就不要吃了,以免出现腹泻腹痛等问题。

五、不要过度劳累

今天是末伏最后一天,虽然白天还很热,但湿热之气未完全消退,加上阳气开始收敛,人体新陈代谢仍处于相对活跃但易失衡的状态。过度劳累,比如高强度工作、剧烈运动等等,会让身体消耗过大,不仅可能加重疲惫感,还会降低免疫力,让湿热或寒气更容易侵入,尤其对本身有基础病或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可能诱发不适。

这时候咱们要顺应时节,保持适度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八段锦等轻缓运动,让身体慢慢适应季节转换,为秋季养生打好基础。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养生   迷信   家人   今日   露水   秋季   身体   毒虫   体质   人体   脾胃   不适   湿热   夏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