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是跟餐饮干上了……
7月21日,洛杉矶一家特斯拉超级充电餐厅正式开业,狂热粉丝提前排队13小时等候,场面堪比新iPhone发售。
更夸张的是营业额,仅六小时,餐饮和充电服务收入达4.7万美元,比附近麦当劳全天营业额高出30%。
与此同时,在国内内蒙古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余承东深夜发微博展示四菜一汤的内蒙古特色夜宵,引发全网对“鸿蒙大酒店”的热议。全国200余家鸿蒙用户中心提供的地域美食——从深圳椰子鸡到四川辣兔——让车主们笑称“回家吃饭”。
不少网友热评:这些车企不务正业,彻底癫了!要车叔说,这恰恰说明:如今的汽车行业,服务体验正成为新的“争夺战”。
汽车品牌提供餐饮服务并非新鲜事,多年前,汽车品牌4S店就已配备茶水间和简餐区,但这些服务往往沦为“面子工程”:速冻点心配速溶咖啡,服务态度敷衍,更像是完成KPI的附加项。
但如今汽车品牌却将其看得越来越重,并逐渐升级为战略级体验设计。
在特斯拉餐厅,80根V4超充桩与餐饮区无缝衔接。车主插上充电枪后,即可在车载屏点单“Model S肋眼牛排”配“Autopilot奶昔”,积分还能抵扣充电费,42台Optimus机器人穿梭后厨,屋顶2000㎡太阳能板发电自用。
鸿蒙智行的免费餐饮则充满地域烟火气:内蒙古门店现蒸烧麦,四川中心辣兔飘香,广州糖水铺双皮奶管够——免费餐标高达50元/人,菜谱每日更新……
不得不说,新能源时代重塑了用户与车辆的相处模式。燃油车加油只需几分钟,而电动车充电动辄半小时以上;传统保养等待是煎熬,如今却被包装成享受时光。
特斯拉餐厅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平均充电时间从28分钟延长至62分钟,消费频次提升3倍以上。车主在平均45分钟的充电时间内,通过全景玻璃餐位品尝“Cyber汉堡”,观看《回到未来》等科技主题电影,枯燥等待变为科技嘉年华。
鸿蒙智行则打造了“预约-维保-社交”的闭环体验。车主预约保养时即收到当日菜单提醒;等待间隙通过APP查看维修进度,参与车主沙龙;离开时还可打包夜宵——这种设计使到店率暴涨40%。
一位上海蔚来车主道出真谛:“以前去4S店像完成任务,现在带着家人去牛屋喝咖啡参加手作课,等待变成期待。”
这表面是服务竞争,实质上却是数据战争。
特斯拉记录用户吃汉堡的时长,鸿蒙分析用户偏爱的菜系,这些数据最终流向新车设计和生态扩张。
在特斯拉餐厅,用户充电时段、汉堡口味偏好全被记录,反哺自动驾驶算法优化。通过分析用户充电时的娱乐需求,特斯拉能提升车内娱乐系统的内容推荐精准度。
鸿蒙智行同样深谙此道。当非车主因试驾蹭饭而转化为买家时,当夜宵套餐吸引上班族选择夜间保养时,这些行为数据都在重构用户画像。
余承东在内蒙古吃烧麦的微博绝非偶然,华为高管亲自为服务站台,用反差感强化“宠用户”人设,这种情绪价值转化率远超硬广投放。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用户关系层面。传统4S店是冰冷的交易场所,而新势力正将其转化为有温度的生活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用餐能增强人际关系亲密感。鸿蒙智行通过免费餐饮,将商业关系转化为更接近“朋友关系”的情感纽带。网友调侃道:“鸿蒙大酒店充30万送车,以后天天免费吃饭”,将消费行为包装成归属感。
蔚来汽车的牛屋(NIO House)则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身份符号”。太原店融入晋商文化,合肥店拿零碳认证,广粤天地店成社区咖啡地标,“万能蔚来小哥”能代驾、开家长会、甚至变身理发师,这种服务使ET9车主超95%来自BBA用户,社群活动复购率达45%。
当服务从“不得不做的义务”变为“主动创造的价值”,用户也从“被营销的对象”变为“被珍视的伙伴”。
*部分图片来源于《1818黄金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