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14亿人口,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粮食,印度却能大量出口?

文 | 清禾

编辑 | 清禾

今年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停止向美国进口大豆等农作物,转而向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购买。

中国进口粮食这事跟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然而隔壁同为14亿人口的印度,却还在大量出口粮食。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去年一年的大米出口量超过25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约40%。

而在这么一个粮食大量出口的国家,国内现在却还存在饥饿人口,一边自己国家的人吃不饱,一边还不停往外卖粮食。

印度的粮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奇观”?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商务部官网】【大众日报】【参考消息】(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印度的粮食出口能力

2023年7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将推出大米出口禁令,除了蒸谷米与印度香米以外,其他各类大米都被禁止出口。

该消息一出全球粮食市场产生极大震动,一时间大米、小麦、玉米等多种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的其他国家纷纷采取相关政策应对。

由此不难看出,印度在当今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据何等的地位。

印度的大米出口垄断了全球40%的市场,一些传统农业国家泰国、越南等,都比不上印度,非洲大陆每年进口的大米更是超过80%是从印度买来的。

印度政府对于自己的粮食出口能力也一直很有自信,2022年时由于俄乌战争爆发,导致很多国家陷入粮食危机。

那时候莫迪站出来自信地表示,印度的粮食足以喂饱整个世界。

印度每年的粮食出口量都在不断上升,2021年印度出口2140万吨的大米,与前一年相比出口增长竟高达46%。

2021年到2022年粮食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2022年的的粮食出口量直接达到了2900万吨。

之后印度的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出口量占比始终是第一,即便中间有起伏,但印度粮食出口依然遥遥领先。

看到印度如此庞大的粮食出口量,绝大多数人不会想到,看起来粮食非常多的印度,现在居然还有吃不饱饭的人。

印度的饥饿历史很长,到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印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贫困。

在2002年时美国媒体曾报道,印度有超过3500万人还在饥饿线上挣扎,即使是到了21世纪,印度的饥饿问题依然存在。

联合国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报告显示,印度的饥饿指数高达29.1,在121个受评估国家中排名第107位,被列为严重饥饿国家。

而印度人的健康指数则更差了,在印度的14亿人口中,有16.3%的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儿童消瘦率更是高达19.3%,居全球之首。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印度政府曾矢口否认称这是对印度的抹黑,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的农业发展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那么为什么印度会出现粮食不够吃还能大量出口的情况呢,这背后是一笔复杂的“经济账”。

仍然有人吃不饱

首先先来看印度的粮食产量,24年到25年印度农作物总产量达3.5亿吨,并且水稻产量增长8%,达到1.4吨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从数据上来看,印度的农作物产量是很高的,但别忘了印度拥有着极其适合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

印度的总体地势是比较平坦的,拥有大片相连的肥沃土地,而且南面临靠印度洋,迎着暖湿气流每年降水量充沛。

印度的耕种土地面积也大,适合耕种的土地占国土一半,而且大多数地方可以一年三种,要知道中国的耕地比重才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

所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印度的农作物产量不可能低了,不过这样的条件在印度手里却没有被好好利用。

简单说就是印度的农业产量之所以很高是因为耕地面积大,自然条件好,但从农业生产率上来看并不高。

印度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技术并不先进,机械化效率低,大多数的农民种植还是要依靠人力。

而且印度的水利设施、灌溉系统等农业所需的建筑也比较少,所以农业生产算不上发达。

不过即使这样,那产量也应该够吃了,那么为什么一边有饥饿人口,一边还大量出口粮食,主要原因还是钱的事。

印度政府把出口粮食看成了一个商机,现在世界上对于粮食需求量大,印度政府大量出口粮食来还钱。

而印度许多地区的农业还处在低水平阶段,紧靠售卖初级农产品,到他们手里分不到多少钱。

而印度的14亿人口也是个巨大负担,人均粮食不高,所以才形成一边饿死人,一边出口粮食的景象。

而和印度相邻的中国,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为何中国大量进口粮食

相较于印度,中国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产量也不低,可中国仍然每年大量进口粮食,这是因为中国进口的粮食不只是为了吃。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9541万吨,人均占有量超过480公斤。这个数字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理论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中国进口粮食买的不是主粮,而是调整资源的“结构粮”。

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玉米等作物,主要是用于做牲畜饲料以及生产其他工业品。

现在我国居民每年的肉类消费量巨大,现在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每年70公斤了,这么多的肉就得需要大量的饲料去养各种牲畜。

我们从外部大量进口大豆、玉米,还有一个考量,那就是节约我们的土地和水资源。

中国长期以来的土地耕种,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等问题,选择进口粮食,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这一问题。

中国虽然大量进口粮食,但在粮食安全上我们也非常注意,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库存充足,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

并且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差异化进口战略”,也就是寻找不同的粮食供应商,从不同国家进口。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受政治等因素影响,就比如美国大豆问题,中国开始转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进口。

所以中国之所以大量进口粮食,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吃,而是要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饮食需求。

结语

同样作为农业大国,却在粮食进出口以及农业生产上有如此大的差异,这跟两国的经济发展有较大关系。

对于印度来说,一边大量出口一边大量饥饿人口的“奇观”要解决,需要经过长期的经济调整。

而中国即使每年大量进口粮食国内粮食安全仍然有足够保障,我们对于粮食有较强的规划和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商务部官网】【大众日报】【参考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印度   中国   粮食   人口   世界   饥饿   大米   农业   国家   出口量   农作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