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战略气魄:从“散装内卷”走向“竞合突围”的启示与佛山路径

人工智能照片

美的的战略亮点:从“内卷碾压”到“协同创新”

作为全球家电行业的巨头,美的与海信的跨界合作标志着中国家电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变——从零和博弈的“内卷碾压”转向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这一战略背后,是美的的战略选择:从“内卷碾压”到“协同创新”的逻辑重构。这同时也体现了美的作为佛山领军企业的三重气魄。

技术迭代的开放格局:双方在AI应用、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突破了传统家电企业封闭式研发的局限,通过技术共享缩短创新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全球市场的竞合视野:美的通过“A+H”双重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而此次合作进一步整合海信的海外渠道资源包括墨西哥、东南亚产能等,形成“中国制造”的联合竞争力,以对抗三星、LG等国际巨头。

产业链生态的重构能力:通过供应链协同,如安得智联与海信物流互补、人才联合培养等,美的不仅提升自身效率,更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形成技术壁垒,重塑产业链话语权。

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美的这一战略转型的本质,是将“单点优势”升级为“系统优势”。这就不仅是美的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成果,更为佛山制造业提供了从“个体突围”到“集群共生”的范式参考。

佛山的根本困局:散装与内卷

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但内部产业结构仍存在显著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增长乏力。2024年佛山GDP增速1.3%,全国万亿GDP城市垫底。今年一季度佛山GDP增长2.3%,在珠三角九城市中仍然垫底。佛山经济遇到当下的问题与困境,除了多年房地产业的拖累之外,五区产业的散装和内卷,也是重要的原因。

首先五区产业同质化严重。南海的铝型材、顺德的家具家电、禅城的陶瓷等传统产业高度重叠,导致低端产能过剩和价格战频发。

其次是创新资源的碎片化。五区各自布局新兴产业,如南海的新能源汽车、三水的生物医药,但缺乏跨区协同,导致研发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再次全球化能力不足。尽管美的、海信等龙头企业已实现海外布局,但大量中小企业仍依赖代工出口,自主品牌占比较低,贸易点中抗风险能力较弱。

这种“散装内卷”的根源在于,行政区划壁垒,以及五区各自GDP考核指标压力所导致的要素流动不畅,企业间缺乏信任机制,以及政府主导的产业规划未能有效引导跨区协同。

美的战略对佛山的新启发:竞合突围的四大路径

能“打”的顺德,敢“闯”的美的。都是佛山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仅给佛山贡献三分之一的GDP成绩,更给佛山产业发展闯出了新路,提供了启示。

借鉴美的的战略逻辑,佛山政府不妨带领五区探索全新的“竞合突围”路径。在贸易点的背景下,再一次走出自己闯关、中国需要的“佛山模式”。

一、就是借鉴美的与海信联合攻坚AI智能体技术,共享数字化平台的成功做法,共建跨区创新联合体,实现技术协同。

例如,南海的氢能技术与顺德的家电智能化可融合开发“氢能智能家居系统”;禅城陶瓷企业可与三水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发抗菌陶瓷材料,共享研发设备和人才池。 政府则负责设立跨区技术攻关基金,对联合研发项目给予1:1配套补贴,并推动专利共享机制。

二、借鉴美的安得智联与海信物流体系的仓网协同,降低库存成本的做法,进行供应链整合,打造佛山全域,甚至珠三角和全国的智慧物流网络。

现实的做法就是,整合顺德家电、南海铝型材、三水饮料、高明食品等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建设“五区一体化智能仓配中心”,通过大数据优化运输路径,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

政府则牵头成立国有控股的“佛山供应链服务集团”,统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于全市产业发展。 这比成立之前八个国有集团去找饭吃、抢饭吃,现实有用多了。

三、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品牌出海,拓展全球市场。

美的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海信借体育营销提升品牌溢价。 佛山完全可以并且有能力建立“佛山制造”海外展销平台,集合五区优势产品,提供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全屋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对标宜家模式,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龙头代工+自主品牌”双路径出海。 而佛山政府则可以设立“佛山制造海外风险补偿基金”,对中小企业品牌推广费用给予50%补贴。这才是佛山市想做好老爸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何管住五区。

四、构建产业人才飞地,实现高端人才全域共享。

美的与海信推动跨界工艺融合与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不能不震动我们。两个本来还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企业,都可以联合培养人才了。我们有强大行政整合能力的市区行政体系,为什么不可以用政策支撑,落到实处?

简单点说就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佛山工程师共享平台”,允许工程师跨区兼职。比如在佛北战新产业园试点“人才公寓跨区通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政府当然不需要一切包办,但是出台《佛山市产业人才柔性流动管理办法》,给予跨区就业人才税收减免,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管理型”到“生态型”治理 :佛山政府要扮演三大角色

第一,做顶层设计者:制定跨区产业协同规划。

-成立“佛山五区产业协同委员会”,编制《佛山产业集群地图》,明确各区主导产业与协同方向。如南海主攻新能源汽车、顺德聚焦智能家居、三水发力生物医药,由此避免重复建设。还可以鼓励顺德家电企业在三水建设配套产业园,税收按比例分成。由此形成大家受益的“飞地政策”。

第二,做资源链接者: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设立“跨区技术交易市场”,推动科研成果跨区转化,对技术交易额超千万元的项目给予3%奖励。

建设“佛山产业大脑”,整合五区企业产能、技术、订单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供需智能匹配。

第三,做风险共担者:创新政策工具。

推广“竞争性中立”政策,对跨区合作项目在用地、能耗指标上给予优先保障。 试点“产业协同保险”,由政府与保险公司共担合作项目失败风险,最高补偿50%损失。

·从“佛山制造”到“佛山生态” :破障闯关,行稳至远

美的与海信的合作不仅是企业战略的升级,更是佛山制造业生态进化的缩影。若五区能打破行政藩篱,构建“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市场共拓、人才互通”的产业共同体,佛山有望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产业创新枢纽”。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核心使命是:以制度创新降低协同成本,以生态思维培育共生土壤,最终实现“散装内卷”到“竞合突围”的历史性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科技   佛山   气魄   路径   启示   走向   战略   海信   三星   顺德   产业   人才   南海   政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