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金豆子吞下去了。”
江苏昆山的纪女士介绍说,10月17日她花费万元网购了一个10克重的金豆子,22日收到货后,她11岁的儿子把金豆子拿到屋里把玩,“当时我正在阳台洗衣服,他说‘妈妈你快过来,我要死了,我把金子给吞了’。”
纪女士说,她起初以为儿子在开玩笑,当确认儿子真的吞了金豆子时,她也是哭笑不得,“以前我侄女吞过硬币,后来带到医院,医生说问题不大,拉大便能拉出来。然后我就在网上搜了一下,也都说金子也能拉出来,我就没太放在心上”。
“我每天都提醒他不能在外面拉屎,这个屎有点贵。”纪女士说,她等了5天,对着大便扒拉了两次还是没有找到金子,于是10月26日,她就带儿子去了医院。
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病历单显示,患儿5天前误吞约10克黄金,其间解两次大便未发现,目前无腹痛、呕吐等症状,诊断结果显示胃内有异物。
“上午去的医院下午就拉出来了。”纪女士说,她把相关内容发布到社交平台,引起50多万人围观,她提醒,“大家一定要把家里的金子妥善存放,千万别让熊孩子看到。”
异物卡喉、入腹?先做对这3步!
万一真的发生意外,慌神没用,记住“停、判、救”三口诀,比送医院还急!
第一步:停!立刻制止孩子哭闹、进食
别喊“不许哭!”,也别喂水、喂饭“压下去”——水和食物会让异物卡得更紧,甚至划伤食道。让孩子保持安静,弯腰前倾,方便后续处理。
第二步:判!分清“卡喉”和“入腹”
1.卡喉信号:孩子突然咳嗽、喘不上气、脸色发紫、用手抠喉咙,这是最危险的情况,把纽扣电池塞进了嘴里,抢救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
2.入腹信号:孩子说肚子痛、恶心呕吐或者没明显反应,但你亲眼看到他吞了异物(比如硬币),这种情况要尽快去医院,但不用慌不择路跑着去。
第三步:救!不同情况不同招
1.卡喉急救(海姆立克法):适合1岁以上孩子。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将拇指顶住孩子腹部正中线,肚脐与剑突连线之间;另一手紧握在握拳手之上,快速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孩子腹部,约每秒挤压1次,直到异物排出。
2.入腹处理:带好“证据”(比如孩子吞的是哪种纽扣电池、多大的硬币),去医院做B超或X光检查,医生会判断异物是否能自行排出(比如小塑料珠),还是需要用胃镜取出(比如硬币、电池)。
预防大于治疗:3招筑牢“安全网”
比起急救,提前预防才是王道,这3件事家长一定要做好:
1.“藏”好危险物,把纽扣电池、螺丝、药品等放在带锁的抽屉里,坚果、硬糖要掰成小块给孩子吃,果冻选“吸吸冻”而非块状。
2.“看”紧关键时刻,孩子吃饭时别追着喂、别让他边吃边玩玩具/看动画片;换牙期的孩子可能会啃咬铅笔头,要及时纠正。
3.“教”会自我保护,用绘本、动画给孩子讲“不能吞的小怪兽”故事,比如“小硬币进了肚子会变成‘小刀子’,划破肚子要打针哦”,比生硬说教管用10倍。
来源:泰安市应急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