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朱丹1600万的人原来是她,她让朱丹倾家荡产,朱丹让她社死全网

前言

朱丹作为荧幕上光芒万丈的“主持一姐”,手握话筒,光芒万丈。

但俗话说:“防火防盗防闺蜜”,2014年,朱丹因好友的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被卷走1600万,一夜间倾家荡产!

为了还款朱丹和老公周一围不得不卖掉了房子将生活的开销降到了最低,最终还上这笔巨款。

那么,导致这一切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一张白纸换来千万巨债

很多人以为朱丹的财务危机是投资失败,其实不然,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信任陷阱”。

设局的人,是她曾经的好友兼商业伙伴,田笑蜜,这场骗局的核心,不是商业手段有多高明,而是对人性的拿捏有多精准。

她们的交情始于2010年,因为工作相识,友谊升温后,合伙开公司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这家名为“北京丹风尚传媒”的公司,从股权结构上看,朱丹是绝对的大股东,她投了45万,占股90%。

但诡异的是,她只挂名当了个监事,公司的命脉,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所有实权,她都全权交给了田笑蜜。

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几乎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对方身上。

骗局在2014年悄然上演,田笑蜜找到朱丹,说公司资金周转不开,需要借笔钱,她没让朱丹做担保人,而是用了一个更具迷惑性的词——“见证人”。

听起来,似乎只是做个证明,风险小了很多,当时朱丹人不在北京,田笑蜜便以“方便办手续”为由,直接给她邮寄了一张空白的A4纸,让她在上面签个名。

一张白纸,一个签名,朱丹没多想,就签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签名后来被田笑蜜用在了伪造的担保合同上,让她成了1600万巨额债务的连带担保人。

东窗事发是在2016年初,一个催债电话直接打到了朱丹那里,她整个人都懵了,而此时的“好朋友”田笑蜜,早已将她拉黑,人间蒸发。

愤怒的朱丹将田笑蜜和公司告上法庭,本以为能讨回公道,却在法庭上遭受了二次暴击,对方律师冷冰冰地辩称:“朱丹是自愿担保的。”这句话彻底击溃了她的心理防线,让她当场情绪崩溃。

法律最终给了她一丝慰藉,法院认定合同存在欺诈,判决田笑蜜一方偿还所有债务,可现实远比判决书残酷。

田笑蜜钻了法律的空子,直接申请公司破产,这一招釜底抽薪,让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戛然而止,胜诉判决,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废纸。

信任被摧毁得有多彻底?就是法律给了你公道,现实却让你无路可走。

姐姐是妈还是重男轻女

如果说财务危机是被动的背刺,那另一场舆论风暴,则源于她主动展示的家庭观念。

朱丹在公众面前流露出的某些想法,让她对传统模式的内在信任,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碰撞。

在2023年的综艺《爱的休学旅行中》,她分享了一件自认为很温馨的育儿故事,她把相差三岁的女儿和儿子,送进了同一个“混龄班”。

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姐姐在学校能继续照顾弟弟,她说,女儿会给弟弟喂饭,辅导他做作业。

讲到动情处,朱丹一脸自豪地形容那个画面——“姐姐抱弟弟的样子,就像妈妈抱儿子一样”,她没有流露出半点对女儿的心疼,反而沉浸在这种“长姐如母”的美好想象里。

这话一出,网络瞬间炸了锅,网友们抨击她对女儿不公,认为这是在牺牲女儿的童年,让她过早地承担起不属于她的责任,同时也会助长儿子的依赖性。

在另一档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5》里,她的行为再次印证了外界的猜测,大家分鸡腿吃,朱丹很自然地把两个鸡腿都分给了在场的两位年轻男嘉宾周翊然和董思成,理由是:“弟弟们要长身体。”

这个小小的举动,暴露了她潜意识里的资源倾斜,后来,她甚至当着宁静的面,坦然承认自己“有一点”更爱男孩。

还为此搬出了一套“异性相吸”的理论,说“父亲通常更疼女儿,而母亲则会更爱儿子”,她试图将个人的偏好,包装成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但这番辩解,反而让“重男轻女”的标签贴得更牢了。

废墟之上扛起责任

经历了朋友背叛和舆论审视的双重打击,朱丹的人生似乎跌入谷底,但正是在这片废墟之上,她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而这一切的基石,是她的婚姻。

面对从天而降的1600万债务,丈夫周一围没有一句指责,他默默地扛起了一半的重担,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支持,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疯狂接戏,足足拍了12部作品,用高强度的工作来分担家庭的压力。

他们一起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卖掉了在北京的公寓,搬进了一个小得多的房子,生活开支被大幅削减,曾经的光鲜不复存在。

最难的时候,债主甚至会直接找上门来,夫妻二人没有逃避,而是坐下来,耐心地跟对方沟通,一次次承诺一定会还钱。

这段共患难的经历,像烈火一样淬炼了他们的婚姻,那种在绝境中相互扶持的信任,远比商业合同上的条款要坚实得多,到了2023年,他们终于还清了全部欠款。

与此同时,朱丹也在尝试修复自己的公众形象,她不再回避那段被骗的惨痛经历,而是在节目中坦诚地分享出来。

她把自己的灾难,变成了一场面向所有人的公共安全教育。她反复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给别人做担保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在白纸上签字!”“身份证复印件一定要加上水印,写明用途!”

这些提醒具体又实用,是一个受害者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血泪教训,时至今日,田笑蜜依然拖欠着本息合计1611万余元的巨款,下落不明。

这个悬而未决的结局,像一个持续作响的警钟,提醒着所有人,也提醒着朱丹自己,轻易付出的信任,代价究竟有多么高昂。

结语

朱丹的故事,就像一个关于“信任”的多棱镜,它照见了商业社会里人际关系的脆弱,也照见了传统观念在现代语境下的尴尬与冲突。

从被骗1600万到夫妻同心还清债务,从育儿方式被全网批评到如今的自我反思,她的人生轨迹深刻地告诉我们:对人的轻信,可能让你付出物质的代价,而对观念的固守,则可能让你承受精神上的审视。

走出危机的路,或许不止一条,但在朱丹这里,我们看到了两种力量:一种是逆境中经受住考验的婚姻信任,另一种,是将个人苦难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清醒与勇气,这或许,才是废墟之上,真正能开出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娱乐   倾家荡产   朱丹   女儿   担保人   债务   鸡腿   公司   弟弟   白纸   儿子   废墟   骗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