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召开第三届“蓝天至爱计划”项目结项暨新一轮项目申报会议。此次会议聚焦公益项目的成果总结与未来规划,为长宁区慈善事业的推进注入新动力。
会上,上海喜雅爱心社区服务中心、上海清颖社区服务社、上海喜事助老信息服务中心、上海青聪泉培训中心、上海长宁区依米阳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上海顶元为老志愿服务中心等6家公益组织依次汇报了公益项目的结项情况以及新项目的申报事宜,内容涵盖项目的背景及意义、服务内容、服务成效、财务执行情况,以及新一轮项目的预算安排和进展情况等多个方面。
据介绍,在为老服务领域,长宁区敬老院为老服务理发项目借助慈善基金的支持,精准定向帮扶区内53家养老院中的全卧床老人、一级护理老人、80岁以上老人及孤寡老人,为3440名老人解决了理发卫生难题;长宁区敬老院慈善为老服务(扦脚)项目已持续开展9年,累计为长宁区的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约20万人次;“慈善之手”助我跨越数字鸿沟项目则聚焦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帮助老年群体学习电子医保卡绑定、查看检查报告、更新病历卡等手机操作技能,一年内服务了763人次的老年朋友。
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各公益项目同样成果突出。其中,“用爱开启孤独的心”青聪泉师资培训项目已实施11年,作为专门面向自闭症专业老师的培训项目,助力特教老师为自闭症孩子开展康复训练,累计受益老师达9500余人次,直接帮助了140名自闭症孩子;“七彩音符”长宁区残障人士文艺兴趣拓展项目为长宁区智力障碍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的文艺课程,开展年度指导活动60次,受益人数达712人次;“为爱相伴”长宁区癌症患者关爱服务项目则通过主题一日游、节日送温暖、康复培训等多样化的服务活动,给予患者温暖关怀,机构已累计服务癌症患者达8000多人次。
上述6个项目,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多年来始终坚持开展的慈善公益项目,其服务范围覆盖了困难老年人、残障人士、癌症患者等特殊群体,体现了社会需求的现实性、迫切性以及目标定位的公益性、项目策划的科学性和实施主体的专业性。会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针对项目的程序规范、资金管理、服务对象标准、服务专业度、频次精准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
“公益组织的工作十分不易,其服务范畴涵盖长宁区方方面面,既充分彰显了制度的优越性,也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心。”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会长陈建兴表示,接下来,公益组织需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服务专业能级,同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审计工作,确保每一份善意都得到妥善落实。
撰稿/摄影:李妍蕾
编辑:史焕焕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