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嵌入式大杂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欧贸易关系突然变得剑拔弩张,原本被认为只是局部的贸易摩擦,近期却因欧盟的一系列强硬举措急剧升级。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计划对大量涌入的中国电商小包裹加收费用,到公布涉及中国企业的对俄制裁名单,再到重启对中国乘用车轮胎的反倾销调查,欧盟连续出招,打破了贸易表面的平静。
话说今年5月18号,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说欧盟那边过来的共聚聚甲醛(一种工业塑料)卖得太便宜,属于倾销,得加税。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记“先手棋”还没等尘埃落定,欧盟的反击就来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组合拳,瞄准了贸易棋局的要害。
头一招,就对准了我们风头正劲的跨境电商,Temu、Shein这些平台,在欧洲火得一塌糊涂,去年一年,涌入欧盟的小包裹多达46亿件,九成以上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前这些单价低于150欧元的商品,是免税的“小甜头”,现在欧盟打算给这“甜头”加点料:直邮的每个包裹可能要收2欧元,要是先运到欧盟仓库再分发,那就收0.5欧元。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说得颇为“委婉”,将其称作“管理费”,称是给予那些“忙到秃头”的海关人员的合理补偿,对“税”字却只字不提。
图片来自于网络
法国人则更直接,提议先收个“几欧分到几欧元”,具体多少以后再说,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委员会还琢磨着把这笔钱部分纳入欧盟预算,好填补之前为新冠复苏基金欠下的大窟窿。
欧盟这么干,心思也挺明显:一是海关确实快被淹没了,二是想给本土零售商透口气,毕竟之前中美传出要降关税的消息,欧洲就紧张兮兮,生怕原本去美国的中国便宜货掉头涌向欧洲。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次,欧盟亦欲借此助力,促使中国电商于欧洲建造仓库,开展“囤货再配送”业务。如此一来,既能带动当地物流就业,又便于其征税,可谓一举多得。
可这对于习惯了“9.9欧元包邮”的中国电商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就算这2欧元全让商家自己扛了,中国商品靠着价格优势,在欧洲市场或许还能打。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这新规最快明年就可能落地,作为海关规则全面修订的一部分,这临时措施的意味,反而显出欧盟的“急不可耐”。
欧盟对我国的第二招,则是针对俄罗斯的附带手段,欧盟对俄罗斯推出第一轮制裁措施后,又迅速推出了第二轮措施。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这次制裁以“协助俄罗斯能源建设”为由,欧盟和英国一同更新了制裁名单,其中不仅包括俄罗斯企业,还有一些中国和阿联酋的公司也被列入名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回应,强调中俄之间的贸易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并坚决反对这种单边制裁。
图片来自于网络
对此很多人觉得欧盟有点“双重标准”的味道,比如匈牙利一边乐呵呵地买着俄罗斯的天然气,一边在欧盟会议上对制裁俄罗斯的提案投赞成票。
德国企业之前也被媒体点名,说私下里用卢布结算俄罗斯能源,可转过头来,欧盟对中国企业就能硬起手腕。
图片来自于网络
虽然具体哪些中企上了名单还没公布,但市场猜来猜去,估计搞能源基建和物流的中国公司,怕是要首当其冲了。
还没等市场消化完制裁的消息,欧盟的第三招又来了,这次的目标是中国轮胎,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要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搞反倾销调查。
图片来自于网络
理由还是老一套:说中国轮胎卖得太便宜,抢了市场,威胁到欧盟差不多7万5千个工作岗位,这也不是什么新鲜招数了。
早在2018年和2022年,欧盟就分别对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下过黑手,征了反倾销税,这次不过是把老戏又演了一遍。要是最后真认定倾销,最快8个月内,关税大棒就得落下来。
图片来自于网络
讽刺的是什么呢?欧盟自己补贴起本土产业来,那可是毫不含糊,法国给自家电动车企大把撒钱,德国也搞了个“芯片法案”来保护本土半导体。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派,让欧盟的贸易规则显得像块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图片来自于网络
欧盟这三板斧轮番上阵,看着是针对具体商品和企业,但背后琢磨的事儿可不简单,为什么在小包裹这事上这么着急忙慌?
一部分原因,恐怕是对中国商品出口量暴增的焦虑,有数据说,这些小包裹数量短期内是翻着番地往上涨。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对欧洲消费者来说,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自然是好事,但也让欧洲本土商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山大。
欧盟委员会的贸易主席朗格也说过,处理这么多包裹,人吃马喂的开销实在太大了,所以不管嘴上说的是“手续费”还是“管理费”,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抬高中国商品的成本,给本土产业留点喘息的空间。
图片来自于网络
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物流业比较发达,巴不得中国电商多建仓库,能带来就业。
但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就叫苦连天了,他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工业老大哥德国的态度最微妙,既想护着自家的制造业,又怕中国万一反制,伤到他们重要的汽车出口。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种“分裂式团结”,让欧盟的决策看着强硬,实则有点儿拧巴,像是穿着紧身衣跳街舞,动作总归有点放不开。
美国以前也取消过中国小包裹的免税待遇,但后来在中国抗议和双方在日内瓦谈过之后,相关的税率又降了点,这被一些人看作是美国的一种策略调整。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欧这场贸易博弈,表面上是关税你来我往,反制我来你去,深层里,其实是双方在互相摸底,看看对方的底线在哪,战略耐心有多足。
欧盟想用关税这堵墙,把本土产业好好护起来,别被冲垮了,中国则想用反制这杆枪,保住自己的出口市场份额。
图片来自于网络
欧盟要想真正接住“中国制造”这波冲击,恐怕还得从自身找答案,比如把海关系统搞得更智能高效,或者干脆扶持本土快时尚品牌,跟中国电商真刀真枪地拼一场性价比和服务。
参考信息
欧盟欲对小包裹下手,“大部分来自中国”
观察者网2025-05-21
欧盟拟对小额包裹收取手续费,中方回应
北晚在线2025-05-21
欧盟和英国对俄新一轮制裁将中国公司列入名单,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2025-05-21
欧盟对华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
财联社2025-05-22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欧等地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终裁
光明网2025-05-20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