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主播孙恩盛、皮皮朱、三斤、陈俏俏等头部网红在直播时展开12轮“百万验资PK”,每轮要求粉丝在60秒内刷出价值10万元的虚拟礼物(100万分值),未达标者需接受才艺惩罚,全员达标则进入下一轮。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金钱游戏”最终创造惊人数据:总打赏流水估值达1200万至1400万元,扣除平台分成后,主播人均税后收入超百万元,其中三斤单场进账约400万元。
“验资PK”的核心规则,本质是将粉丝的消费能力异化为主播的“实力证明”。以孙恩盛直播间为例,其粉丝群体中60%为18-24岁女性,甚至包含未成年学生。
为达成每轮10万元的打赏门槛,这些经济尚未独立的群体采用“小额众筹”策略:百余名粉丝每人刷出数百元礼物,通过集体力量堆砌出虚假繁荣。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粉丝为支持主播不惜借贷打赏,孙恩盛团队在直播中频繁使用“可以输但不能认输”“最后10秒冲榜”等话术,将消费行为异化为一场关乎“集体荣誉”的战争。
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在主播间形成恶性竞争。三斤直播间依赖“神豪”单次刷出百万礼物,皮皮朱则通过“富婆粉丝团”轮番上分。
这场闹剧最荒诞之处,在于其公然将财富炫耀包装成“正能量”。孙恩盛粉丝在社交平台高调制作“12轮百万战绩”战报,宣称“百辆跑车追1个嘉年华”。
与此同时,主播们通过直播镜头展示豪车、名表等奢侈品,三斤更在PK间隙炫耀其单场400万元收入,直言“普通人十年工资不如我两小时”。
平台方的纵容是这场闹剧得以持续的关键。视频平台算法对高打赏直播间给予流量倾斜,形成“越刷越火”的恶性循环。尽管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要求设置单次、单日及单月打赏上限,但平台为追求商业利益,对验资PK等变相诱导消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至该事件引发舆论,平台才以“违背价值观导向”为由强制停播涉事主播。
根据芙蓉律师事务所陈平凡律师解读,粉丝打赏行为存在多重法律风险:未成年人打赏可全额追回,夫妻一方擅自使用共同财产打赏可能被认定无效,而主播诱导超额打赏则涉嫌违反《网络主播行为规范》。
事件发酵后,网友愤怒情绪在社交平台全面爆发。微博话题#验资PK单日打赏超千万毁三观#阅读量突破5亿,网友“清风明月”评论:“这不是直播,是合法抢劫!”用户“社会观察员”指出:“当孩子们看到主播一夜暴富,谁还会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当直播经济从“内容为王”堕落为“金钱至上”,当社会价值观被简化为直播间里的数字游戏,每个人都该反思:在流量至上的时代,究竟在为何买单?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