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当十一月的风吹过西安城墙,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如期而至。古籍《群芳谱》中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时节,霜色满天,寒凝大地,北方吹来的风一日冷过一日,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在西安,这是一年中从深秋向寒冬过渡的时节,也是古都银装素裹的开始。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将小雪分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一时节既含肃穆之思,亦藏孕育之机,文人墨客常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雅趣,诠释冬日的温情诗意。
千年回响:长安初雪诗意浓
小雪节气与西安城的“羁绊”早已刻入历史的年轮中。汉代长安城的小雪,是礼制与祈愿的交融,“迎冬”大典在未央宫如期举行,百官身着玄色朝服,乘玄马列阵,祭祀玄冥之神,香火袅袅中,初雪落在青铜礼器上,凝成肃穆的霜花,祈求岁稔冬安。到了唐代,曲江池的雪成了文人的灵感源泉,初雪日的“围炉联诗”是长安盛事——红泥小火炉上温着新丰酒,诗人们披着貂裘,以“雪”为题各展才思,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奇绝,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豪迈,都曾在这雪夜的长安诞生。就连市井间,小雪也有专属景致,百姓换冬装、储炭火,腌菜酿酒,修葺屋舍;坊市的酒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热汤饼与羊羹的香气弥漫西市,卖糖炒栗子的小贩吆喝声穿透雪幕,构成一幅冬俗长卷。

今朝雅韵:雪落长安烟火长
西安的地理坐标,让小雪节气有了专属的地域注脚。小雪时节,北风会“邀请”雪花共舞,用银装素裹为冬天“美颜”。雪花飘落之际,西安的古城墙、大雁塔、钟楼等名胜古迹在雪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登城墙远望,飞羽漫天,远方楼宇如雾遮,青瓦飞檐若隐若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而在秦岭山巅,则是另一番景象,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云雾雪景中,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丹青。

从古时蓄藏养生到今朝文化雅集,西安人始终在风雪中延续着生活的从容。临潼华清池的温泉水汽氤氲,雪片落入池中瞬逝,恰似“温汤融玉”的千年旧梦;书院门的茶馆里,人们煮酒烹茶,临帖听琴;回坊风情街的食铺前,柿子糊塌、黄桂稠酒暖人脾胃,街头巷尾,羊肉泡馍的香气从老店里飘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小雪的雪,是长安的信使,它落在秦砖汉瓦上,也落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它滋润着千年的文化根脉,也温暖着当下的生活日常。当片雪掠过飞檐斗拱,落向市井烟火,千年长安便在冬的静谧中,展露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张力。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