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商务部的一则通知让芯片圈炸了锅——原本对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等外企在中国业务的设备进口豁免被撤销了。
这意味着,这些外资芯片厂以后买先进设备也得申请许可证,和国内企业一样受美国出口禁令限制。这事儿背后,藏着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越来越深的忌惮。
大家知道,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不是一天两天了,核心手段就是卡先进半导体设备的脖子,比如EUV光刻机、高端浸润式光刻机这些。
毕竟没有这些设备,5nm及以下的先进芯片根本造不出来。不过,以前美国对在华外资晶圆厂还算“网开一面”:三星、SK海力士等在中国有大量先进芯片产能,很多企业依赖他们的供应,所以美国允许他们进口设备时不用每次都申请新许可,算是照顾盟友的利益。
可这次,美国突然把这道“口子”给堵上了。为啥?说白了就是“怕了”——而且怕的是两件事。
第一怕,是中国芯片产能增长太快。现在中国的芯片产能已经是全球第二,机构预测到2027年就能冲到全球第一。一旦中国芯片产能大增,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业肯定拼不过,到时候市场被中国占了大头,美国的利益自然受损。所以美国急着限制,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在华工厂,都得卡住。
第二怕,是先进设备在中国用久了会“养虎为患”。这些高端设备进了中国的生产线,肯定得有人操作、维护、研究。时间一长,熟练工多了,技术经验攒够了,说不定中国的供应链就能摸着门道,搞出自己的先进技术。美国可不想看到“用我们的设备,培养你的能力”这种事儿发生。
美国这一刀切的做法,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其实也把盟友给坑了。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扩产本来是为了就近服务客户,现在被美国这么一卡,要么把产能搬到美国去,要么就得面对设备短缺的困境。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靠外资、靠进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芯片产业要发展,关键还得靠自己。
简单说,只有国产供应链真正支棱起来,咱们才能不用看别人脸色,不用怕哪天又被“卡脖子”。从设备到材料,从设计到制造,每一步都得自己掌握,这才是硬道理。毕竟,别人的饭碗,终究不如自己的踏实。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