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是广东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不少家长一看到孩子
发烧、出疹、嘴里长泡
难免会慌了神。
其实只要认清症状、做好预防,就能科学应对。
这份防护指南,家长们快收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手足口病高发的重点场所,比较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患病后,孩子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同时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会出现散在的皮疹或疱疹。部分孩子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格外警惕。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孩子接触到患病儿童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后,再通过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就可能被感染;此外,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衣物、床上用品等物品,也容易引发感染。
呼吸道传播:患病儿童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其他孩子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
胃肠道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可以感染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需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要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和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正确洗手步骤
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定期对家庭、幼儿园等孩子常活动的场所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重点是玩具、门把手、水龙头、扶手、餐具、台面、地板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或疱疹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同时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儿童要实行居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传播。
接种肠道病毒 71 型(EV71)灭活疫苗,能预防由 EV71 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在孩子6 月龄至 5 岁前尽早接种,为孩子提供主动免疫保护。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需牢记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原则。托幼机构应做好晨检午检和缺勤登记,发现病例异常增多及时报告疾控部门。
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做好日常防护,
才能让宝宝安稳度过疾病高发季。
快把这份指南转发给身边家长,
一起筑牢儿童健康防线!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图文综合自中国疾控中心、央视新闻、健康广东、广东疾控、肇庆疾控、广州疾控i健康等
欢迎投稿
HOT NEWS
如你有与四会有关的新鲜热门新闻线索,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四会发布邮箱(sihuifabu@163.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图文或短视频,稿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和电话,优秀作品将有机会登上四会发布!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四会发布会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四会发布每天与你分享民声,每天推送热门、权威的信息,让你及时掌握四会最新动态。但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看到四会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四会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哦~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