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夏季心脏面临“生死考验”,科学护心指南请收好

#长沙头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近日,湖南部分地区气温已突破38℃,夜间最低气温仍徘徊在30℃左右。这种“昼蒸夜煮”的持续高温模式,不仅让人体感到不适,更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

《环境与健康》期刊研究揭示: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心脑血管患者数量激增17.3%。而《柳叶刀》的另一项研究更警示:气温每上升1℃,心梗风险就增加2.1%。

为何夏季成为高危期?

1.血液粘稠度升高

夏季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液浓缩成黏稠状态。浙江大学医学院数据表明:43%的夏季心梗患者有频繁进出空调房的经历。这种血液黏稠度的急剧升高,使血栓形成风险倍增。

2.血管的“过山车效应”

为应对高温,体表血管扩张散热,皮肤血流量激增至平时的3-5倍。重要器官却面临供血锐减。一旦进入低温空调环境,血管又急剧收缩,斑块破裂风险增加3倍。

3.心脏超负荷运转

高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飙升。夏季因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的患者达28%。

谁在高温下最脆弱?

1.65岁以上老人

老年人汗腺功能退化,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合并慢性病时,热相关死亡率比常人高22%。

2.慢性病患者

持续高温可导致慢性病患者血压剧烈波动,血糖失控。

3.婴幼儿

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升温快,且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出汗少,散热困难。

4.户外工作者

长时间暴露+高强度体力消耗,大大增加热射病风险。

科学护心方法

1.智慧补水策略

少量多次是关键,每日饮水1500-2000ml,分8-10次补充。优先选择淡盐水或香蕉汁等含钾饮品。切忌一次性猛灌冰水,可能引发血管痉挛。

2.空调使用法则

设定温度≥26℃,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前,在门口站立1-2分钟,给血管适应的时间。

3.运动时机选择

避开“魔鬼时段”(上午6-10时),选择清晨6-8点或傍晚18点后。推荐八段锦、游泳(水温≥25℃)等温和运动,避免篮球、快跑等剧烈活动。

4.饮食调养秘诀

遵循“四低一高”原则——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凉拌木耳、绿豆汤、番茄豆腐汤既控血脂又补钾。

5.用药警戒线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监测血压。夏季血压常呈现“虚假正常”,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管损伤风险激增。

识别心脏的求救信号

1.区别于中暑的心梗征兆

突发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5-15分钟不缓解,伴冷汗、恶心甚至濒死感。而中暑胸闷往往程度较轻。

2.脑卒中的“5S”识别法

力量(Strength):单侧肢体无力。

感觉(Sense):面部或肢体麻木。

吞咽(Swallow):饮水呛咳。

说话(Speak):言语含糊。

视觉(Seeing):视物模糊。

急救三步曲

1.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减少心脏负担。

2.温和降温: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

3.拨打120:明确告知“疑似心梗”,描述症状。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夏季   高温   心脏   生死   科学   指南   湖南   风险   血管   空调   黏稠   气温   体表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