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8月7日消息 在收盘点位不断突破新高之际,A股再次迎来利好,央行盘后“放水”7000亿元。
7日盘后,央行突然公告表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8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沪指收盘点位屡创年内新高,今日沪指涨0.16%报3639.67点,再次刷新年内新高,已经连续3日收盘在3600点以上,大有站稳3600点的趋势,如今央行又下场释放利好消息,彻底打消了A股资金面的顾虑。
数据显示8月MLF到期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9000亿元,合计12000亿元。昨天(6日),央行开展138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当日有30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705亿元。
不过高层会议对于流动性十分重视,再次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7月30日召开的高层会议明确提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小微企业”。
近日,央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总结2025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展望后续货币政策,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定位于流动性投放工具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是指央行先买入债券然后到期卖出的操作,作主要定位于流动性投放工具。
买断式逆回购登上历史舞台是2024年10月份。当时央行表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自2024年10月,央行决定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与传统逆回购相比,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利率由市场定价决定。买断式逆回购可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程度。此前央行政策工具主要作用在短期流动性和长期流动性,买断式逆回购提供了中期流动性管理的手段;也可以为央行后续买卖国债(调节长期利率)、非银互换便利等操作提供更多“筹码”与空间。
基于流动性推动的牛市大逻辑并未受到破坏
国投策略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本轮由于主动信贷扩张所形成基于流动性推动的牛市大逻辑并未受到破坏,8月大盘指数预计在“银行搭台、多方唱戏下”维持强势,向上空间暂依然无法明确,眼下重在结构。
国投策略提到当前市场资产价格的演绎路径与2009年、2014年存在高度相似之处,均呈现出“社融回升+银行主动信贷扩张+股债资金再配置”的典型特征。2009年与2014年,宏观环境均经历了外部需求疲弱、内部通缩压力上升的阶段,政策层面则通过信贷扩张对冲需求下行,形成银行体系广义信贷加速投放、社融增速同步回升的格局。商业银行主动信贷扩张的证据是,年初以来社融增速触底回升,同时包括信贷在内的广谱利率回落,这一量升价跌的组合反映出信贷的增长更多为供给驱动而非需求拉升。
国投策略提到认为,2025年以来,商业银行再度展现出较强的信贷投放意愿,在实体需求端偏弱的背景下,信贷扩张更多呈现出供给驱动特征。这一过程中,资金从银行体系向非金融部门主动注入,间接推动了股票市场估值修复(尤其是中小盘股票)与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形成典型的资金从债向股的再配置。
本文源自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