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说到杨靖宇,想必大家都曾都不陌生。
他在东北的斗争,是抗日时期的不朽篇章。
而在这位英雄的身后,更是站着和他拥有相同气魄的家人。
妻子郭莲在日军酷刑中宁死不屈,长子马从云年仅37岁便因公殉职。
他们没有选择在历史的聚光灯下生活,而是在平凡中默默守护着先辈的荣光。
那么如今,杨靖宇的后人究竟在何处呢?
杨靖宇将军
1905年,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长辈给其取名“马尚德”,希望他能茁壮成长。
但由于幼年丧父,杨靖宇家中只能靠母亲一人做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自幼就体会到了阶级差异对农民的欺压,从此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杨靖宇得到了上学的机会。
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开始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对人生有了全新思考。
后来杨靖宇又在学校和五四运动中,接受了无产阶级思想洗礼。
自此,他从一个朴素的爱国者转变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6年,杨靖宇正式成为了党的一员,从此将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革命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让一批批农民得到解放。
即使身陷囹圄,受尽酷刑,也始终坚贞不屈。
1928年3月,妻子郭莲刚生下女儿不到五天,杨靖宇便含泪向其告别。
原来受革命形势影响,他即将前往东北从事抗日活动。
郭莲知晓杨靖宇抱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放心,家里有自己。
可此时的郭莲,怎么也没想到,丈夫这一去,就是永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全面沦陷。
面对如此危急情况,杨靖宇却毫不退缩。
受党组织派遣,他深入东北敌后,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力量。
顶着随着“掉脑袋”的风险,在敌人眼皮底下,建立起多个抗日根据地。
除此之外,杨靖宇还时常带领部队,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中行军。
愣是靠着三千多人的兵力,牵制住了五十多万关东军的进攻,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可杨靖宇本人,却在1940年因为叛徒出卖、弹尽粮绝,永远地留在了黑土地上。
牺牲时,他的胃里甚至没有一粒粮食,全是枯草、树皮,让人震撼。
那么在杨靖宇牺牲后,他的家人又何去何从呢?
早在杨靖宇投身革命的同时,他的妻子郭莲与子女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由于革命原因,两人在婚后不久,就聚少离多。
杨靖宇长年在外奔波,郭莲则留在老家,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她不仅要抚养刚出生不久的子女,还得照看家中老人。
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不过郭莲对此毫无怨言,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
可在那个动荡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充满了太多不确定。
身为革命家属的郭莲,更是如此。
自抗日战争爆发,她时常会面对敌人的追捕与威胁。
为了安全着想,郭莲只能带着两个孩子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但即使如此谨慎小心,她还是没能逃脱敌人的迫害。
1944年,郭莲身份暴露,不幸被抓。
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她没有屈服,始终一言不发,不曾透露任何关于杨靖宇或党组织的消息。
但因伤势过重,她在出狱后不久便身患重病。
临终前,郭莲嘱托两个孩子一定要找到父亲。
可她却不知,丈夫早已化作东北雪原上的一座丰碑,再也无法归来。
而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就是马从云与马锦云兄妹俩,在失去父母的庇佑后,生活十分困苦。
甚至一度流离失所。
当然,他们从没有放弃寻找父亲的下落。
但由于杨靖宇中途改过名,再加上离家后一直未归。
兄妹俩无法得知他的真实去向和身份。
只能靠着母亲给的照片,四处询问。
但得到的答案,往往都令人失望。
直到1951年,黑龙江省委上门后,兄妹俩才知道寻找已久的父亲,竟是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作为英雄子女,他们本有机会借这份荣光改写命运,但马从云和马锦云却选择了平凡和坚守。
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那份属于家族的荣光与责任。
在马从云和马锦云身份得到证实后,两人的生活其实没多大改变。
马从云婉拒了省委工作的机会,选择在铁路系统当一名普通工人。
而马锦云则去了托儿所工作。
兄妹俩用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地过日子,靠劳动养活自己。
可惜命运多舛,马从云的生命很快在平凡岗位上画上句号。
自任职以来,他从不以烈士后代自居,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马从云都风雨无阻坚守在铁轨旁。
日常生活中,他也总是默默干活。
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别人不愿值夜班,他主动顶上。
但1964年就在一次前往镇江施工之时,马从云的肝炎不幸转为肝癌,很快并因病去世,年仅37岁。
当时他的家中,还有一位怀孕的妻子和四个孩子。
马从云的离开,显然对这个小家造成了极大冲击。
可即便如此,他的妻子方绣云也从来没想过麻烦政府。
而是自己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她白天靠着做零工维持生计,晚上还要缝补衣物、照料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言苦。
正是凭借这股不怕苦、不怕难的奋斗精神,方绣云将五个孩子亲手拉扯大。
而且在她身体力行的教育下,他们都成长为了自食其力、踏实能干的英雄后代。
特别是二儿子马继志,还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获三等功一次。
最小的孩子,马继民,在南海舰队服役了4年,之后则被安排协助靖宇县发展红色旅游。
为传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做出了不小贡献。
而剩下的几个孩子,也都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
都无一例外的,他们都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
践行母亲的谆谆教导,从不居功自傲,一心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杨靖宇的精神风骨,在马从云一家中得到了最生动的延续。
也正是他们的坚守,让英雄的精神在无声中延续,让那段峥嵘岁月永远铭刻于心。
参考文献:
杨靖宇后人荣膺全国“最美家庭”【3】——专访抗日英雄杨靖宇之孙马继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06月04日
她直到去世也不知道,日夜思念的丈夫已经牺牲,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05月25日
蹲点笔记|“靖宇槐”下的守望者,中国日报网,2025-09-04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