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记忆中的仪式感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是全家人的一件大事。

首先要在过端午节之前买好粽叶、江米或黄米、大枣、红小豆这四五种必备的材料。

在包粽子之前,家里不常用的大锅大盆都派上了用场,提前一天用他们来泡粽叶和江米,因为父母要上班,我们要上学,中间给泡着的棕叶和江米换水的工作就交给了姥姥。

姥姥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在换水的时候要把粽叶翻动翻动,把江米搅和搅和,如果看到米里有小石子就顺便捡出来,防止在吃的时候硌牙。对米进行检查的工作,在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也派上用场了。

我家包粽子一般会选端午前的星期天,因为这时候大人不用上班了,我们也不用上学了,全家人一起上阵,妈妈和姥姥负责包粽子,我们在一旁检查米里是否还有小石子(过去的米里面经常有石子,沙子,不像现在的米干净,洗洗就能吃)。

一边包,爸爸一边把包好的粽子一圈一圈密密实实的摆到大锅里,放上漫过粽子的水,用一块干净的石板压好,最后点火开煮。

一开始用大火,等锅烧开之后就转入小火,我们在灶里添上劈柴,任由它噼里啪啦的自己慢慢的燃烧,氤氲的水汽弥漫在灶间,小院子里充斥着粽叶、江米、大枣、红豆混合在一起香甜的味道。

整个下午我们在院子里支起一张桌子,爸爸泡上茶水悠悠的喝着,我们摊开作业本开始写作业,姥姥坐在椅子上打盹儿,妈妈开始洗衣服,时不时的要爸爸搭把手,把衣服拧干晾上。

傍晚时分是这一天的高潮,新出锅的粽子摆上了餐桌,大枣的和红豆的分别用不同的绳子捆着,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平时很少见的白糖这时也舍得吃了,掐一小块粽子,蘸上晶莹的白糖,吃下去的全是幸福。

等到端午节这天,我们每个人还能分到煮好的咸鸡蛋或咸鸭蛋,而且差不多家家都是这样,好像是我们这里的一个风俗,这就是我一直也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儿:为什么吃粽子要配着咸蛋呢?这里面有什么说辞吗?

曾经问过家长,但是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自己也不知道为啥,而且他们从小也这样吃,那个时候听到父母这样说,我们都感觉好笑极了。

现在想来,这就是我们中华饮食传统的一部分吧。

#端午纳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美食   端午节   仪式   粽子   江米   姥姥   大枣   爸爸   白糖   用场   全家人   端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