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后,周至柔处境有多凶险?蒋介石侄子趁机想要置他于死地

1950年3月,国防部次长吴石将军被抓,这个震惊全台的“间谍案”让蒋介石暴跳如雷。

谁能想到,自己身边的高级将领竟然是共产党的“卧底”。最终吴石将军被枪决,可这场风波远没有结束。

他的老同学、空军司令周至柔的处境也跟着危险起来。蒋介石的亲侄子毛邦初还趁机想置他于死地。那么,周至柔当时的处境到底多凶险?

一场血案让空军司令成了众矢之的

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因扛不住刑讯折磨,把台湾地下党的名单全供了出来。

这份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抓,其中最让蒋介石震惊的就是吴石。这个人可不是一般角色,国防部次长,中将军衔,掌握着台湾军事部署的核心机密。

吴石被捕当天,整个台北城都紧张起来。国民党高层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忠心耿耿的老将军,居然暗地里给大陆传递了三年情报。

1949年解放军打福建、攻厦门,每一仗都打得那么准,原来背后有吴石在送情报。蒋介石气得直拍桌子,下令严办。


周至柔这时候就头疼了。他跟吴石是保定军校的同学,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吴石刚到台湾时,周至柔还帮他安排过工作,平时也常来往。

案子刚爆发的时候,周至柔还以为是搞错了,专门去找人打听情况,甚至帮吴石说过几句话。

这一帮可坏了。保密局的人就盯上周至柔了。他们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周至柔会不会也是地下党?会不会知情不报?

甚至有人怀疑,空军里是不是还藏着其他共产党?一时间,各种流言满天飞。周至柔手下的军官们人人自危,生怕被牵扯进去。


蒋介石对周至柔的态度也变了。以前开会的时候,老蒋对这个空军司令还算客气,毕竟周至柔管着台湾最重要的军种。

可吴石案出来之后,蒋介石看周至柔的眼神都不对了。

几次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当着众人的面质问周至柔,为什么用人这么不谨慎,为什么要替吴石说情。

空军内部也乱了套。有些军官开始跟周至柔保持距离,生怕沾上麻烦。

周至柔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个位子坐得越来越不稳了。他每天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撤职查办。

美国传来的密信差点要了他的命

周至柔还在为“吴石案”的事情焦头烂额时,一封从美国寄来的密信又把他往绝路上推了一把。

写信的人叫毛邦初,这个人的身份很特殊,他是蒋介石原配毛福梅的侄子。

毛邦初在空军里混了多年,资历老,人脉广,一直觉得自己才应该是空军的头号人物。

毛邦初当时人在美国,专门负责采购军备。他看到吴石案的消息,觉得机会来了。

这个人平时就跟周至柔不对付,两人在空军系统里明争暗斗好几年了。毛邦初心想,周至柔现在正倒霉,不如趁机踩他一脚?


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

信里说得那叫一个煞有介事,说周至柔在美国采购军备的时候,私下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吃回扣,采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好几倍,中间的差价全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毛邦初在信里列了一大堆数据,什么飞机零件、航空燃料、通讯设备,每一笔账都写得清清楚楚,看起来证据确凿。

信的最后,毛邦初话说得更狠。他说周至柔这些年在空军里搞小圈子,排除异己,把陈诚派系的人都塞进了关键岗位,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被边缘化。


毛邦初还暗示,周至柔贪污这么多钱,说不定就是准备有一天带着钱跑路,像某些人一样投向大陆。这最后一句话最狠,直接把周至柔往通共的路上推。

蒋介石看完这封信,脸色大变。他本来就在怀疑周至柔,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

老蒋心里清楚,毛邦初跟周至柔有矛盾,这封信可能有夸大的成分,可万一是真的呢?空军的军费开支确实很大,如果真有人从中贪污,那损失可就大了。

蒋介石没有声张,悄悄让人调查周至柔。


保密局、审计部门都动起来了,开始查周至柔名下的财产,查他在美国的采购记录,查他手下那些军官的底细。

这段时间,周至柔身边总有人盯着,他的电话被监听,信件被检查,连家里的佣人都被问话。

周至柔起初还不知道情况这么严重。他只是觉得最近气氛不对,很多以前跟他亲近的人都开始躲着他。

等到他的副官偷偷告诉他有人在查账的时候,周至柔才明白过来,自己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陈诚和宋美龄联手救人

周至柔急得团团转。他知道自己没贪污,账目经得起查,可问题是现在风声这么紧,万一有人故意栽赃怎么办?

再说了,蒋介石本来就在怀疑他,这时候就算查不出问题,老蒋心里的疙瘩也解不开。周至柔想来想去,觉得必须找个靠山才行。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诚。周至柔是陈诚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土木系的核心成员。

陈诚在台湾的地位很特殊,他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说话有分量。周至柔找了个机会,私下去见陈诚,把毛邦初告状的事情全说了。


陈诚听完,眉头紧皱。他当然知道毛邦初是什么人,他在空军里搞派系斗争不是一天两天了。

陈诚也清楚,如果周至柔真的倒台,毛邦初上位,对土木系来说可不是好事。陈诚答应帮忙,他让周至柔先别慌,把所有的账目资料都整理好,等着调查组来查。

陈诚也私下去见蒋介石,跟老蒋说周至柔这些年在空军的工作还是很卖力的,台湾的空防能有现在这个局面,周至柔功不可没。

陈诚还提到,毛邦初这个人品行有问题,以前在空军里就有贪污的嫌疑,他告周至柔,说不定是贼喊捉贼。

光靠陈诚还不够,周至柔还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那就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跟周至柔的关系很不错。

抗战时期,周至柔就在空军干,那时候宋美龄对空军特别关心,经常视察空军基地,跟周至柔打交道很多。宋美龄欣赏周至柔做事干练,为人也还算正派。

宋美龄听说周至柔出事,主动找到他。她让周至柔把情况详细说一遍,自己亲自过目了那些采购记录。

宋美龄在美国待过,对军备采购的市场行情很清楚,她看完那些账目,心里有数了,周至柔确实没有大问题。


宋美龄去找蒋介石,跟他说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周至柔可能确实在用人上有失误,可贪污的事情证据不足,不能光凭毛邦初一面之词就定罪。

宋美龄还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空军不能乱,周至柔如果真有问题,查清楚再处理不迟,可如果冤枉了他,不仅伤了一个忠心的将领,还会让其他人寒心。

蒋介石虽然脾气大,可他对宋美龄的话还是很听的。

加上陈诚也在旁边帮腔,蒋介石的态度开始松动了。他让调查组加快速度,务必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告密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调查组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把周至柔的账目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出来了,周至柔确实没有贪污。

那些采购价格虽然看起来高,可都是正常的市场价,根本不存在吃回扣的情况。

至于毛邦初说的那个贸易公司,查来查去根本就没这回事,纯粹是毛邦初编造的。

调查组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原来毛邦初自己在美国采购的时候,倒是有不少猫腻。

有几笔账目对不上,采购的设备数量跟实际到货的数量有出入。虽然金额不大,可这说明毛邦初自己也不干净。

蒋介石看完调查报告,脸色总算缓和了一些。他把周至柔叫来,当面跟他说,这次调查没有发现大问题,空军还是需要他来管。

周至柔听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蒋介石也提醒他,以后用人要更加谨慎,不能再出吴石这样的事情。

周至柔保住了位子,毛邦初那边就倒霉了。

蒋介石对这个侄子本来就没多少好感,毛邦初是原配那边的亲戚,跟宋美龄这边的人关系一向不好。这次告状不成反倒露了馅,蒋介石对他彻底失望了。


蒋介石给毛邦初发了电报,让他赶紧回台湾述职。

毛邦初一看势头不对,知道自己闯祸了,死活不肯回来。他怕回台湾就会被清算,干脆耍起了无赖,说自己在美国工作忙,走不开。

蒋介石一看这家伙敢抗命,直接下令撤了他的职务。毛邦初丢了官职,在美国也混不下去了,最后居然跑去投靠了李宗仁。

李宗仁当时正在美国,跟蒋介石闹翻了。毛邦初投靠李宗仁的消息传回台湾,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台湾的军界都在说,毛邦初这是自作自受。他本来想扳倒周至柔,结果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周至柔虽然经历了一场风波,可最终还是站稳了脚跟,继续当他的空军司令。

这件事也让周至柔学到了教训,他在空军内部开始整顿纪律,对手下的军官查得更严了,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意。

周至柔后来一直在空军系统里干到退休,虽然经历了这次险些丧命的危机,可他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大风浪。

“吴石案”也给台湾的军政界敲响了警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站错队、说错话,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信息来源

1.《国民党高级将领传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2.《台湾戒严时期政治案件档案》,台湾"国史馆"藏

3.《吴石案专题研究》,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

4.《周至柔将军口述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蒋介石日记》手稿,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周至   凶险   侄子   死地   蒋介石   处境   牺牲   空军   台湾   账目   采购   美国   调查组   事情   保密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