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糖胖病”难调理?中医教你4个茶饮方,喝出健康

#长沙头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盛夏三伏,湿热交蒸,闷热难耐。此时,“糖胖病”患者更易出现血糖波动、身体乏力、胃口变差等问题。

什么是糖胖病?在三伏天,中医如何调理糖胖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娟进行了详细介绍。

糖胖病:不只是高血糖

糖胖病,是肥胖(超重)与2型糖尿病同时存在的状态。

中医将其归属于“脾瘅”范畴,核心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堆积化为膏脂痰浊,引发肥胖和高血糖。

糖胖病:三伏天的考验

1、湿困脾阳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三伏天高温潮湿,外界的湿邪极易侵袭人体,困阻脾胃。患者虚弱的脾胃功能进一步被抑制,痰湿内生,加剧体重和血糖控制难度。易身体沉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2、耗气伤津

高温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耗伤津液与气,即“气随津脱”,加重糖胖病患者津气不足、气阴两虚,表现为口干心烦、气短乏力、大便干硬。

3、情绪易烦躁

闷热天气易使人烦躁易怒,中医认为“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升降,出现胸胁满闷、焦虑失眠、消化减退等“肝脾不调”症状。

4、生活不规律

酷热导致运动减少、饮食不规律或贪食冷饮甜食,不利于体重和血糖管理,可能代谢负担加重、症状加剧。

糖胖病:常见中医证型

根据《缓解糖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糖胖病常见的中医证型有以下几种:

1、胆胃郁热证(怕热烦躁)

表现为体型偏胖(尤其肚子大),怕热,面色红,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容易饿,大便干结或黏腻臭秽,小便黄;舌头红,苔黄(或黄腻)。

2、脾虚痰湿证(困倦浮肿)

表现为体型肥胖,腹部松软胀大,面色发黄或发白无光泽,总觉得累,四肢沉重,头晕,没胃口,肚子胀,大便稀软不成形;可能面部或下肢轻微浮肿,女性白带多;舌头淡胖、有齿痕,苔白腻。

3、上热下寒证(冷热交替)

表现为体型偏胖,上半身“热”(心烦、口干、想喝水),下半身“寒”(怕冷、手脚凉、腹部或腰膝发凉),容易饿但吃不多,大便稀溏,睡眠不好;舌色偏暗,苔白腻或薄黄腻。

4、脾肾阳虚证(怕冷腹泻)

表现为体型偏胖,特别怕冷,手脚冰凉,肚子摸上去发凉,腰膝酸软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溏甚至夹杂未消化食物,夜尿多且清长;可能面部或下肢浮肿明显;舌头淡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

三伏天:药食同源茶饮

1.山楂枸杞茶

适合胆胃郁热证人群饮用,清热消食,和胃降脂。

所需材料:山楂10克,枸杞子10克,决明子10克,大麦10克。

2.决明子玉米须茶

适合脾虚痰湿证人群饮用,清肝明目,健脾祛湿。

所需材料:决明子10克,玉米须30克,茯苓15克。

3.西洋参荷叶苦丁茶

适合上热下寒证人群饮用,清热生津,益气养阴(西洋参),升清降浊(荷叶)。

所需材料:西洋参10克,荷叶10克,苦丁茶1-2根。

医生提醒,苦丁茶味苦性寒,用量不宜过大,1-2根即可,脾胃特别虚寒者慎用,或咨询医生。

4.黑豆黄精人参茶

适合脾肾阳虚证人群饮用,健脾补肾,温阳益气。

所需材料:黑豆30克,黄精15克,人参片5克。(黑豆可不泡或提前略泡,将黑豆煮软烂更好)

茶饮做法

以上茶饮做法一致,只需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壶中加水煮沸,然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可续水。

如今,糖胖病的潜在患者群体庞大,中医凭借其个性化调理的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精选适宜的养生茶饮,再辅以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人们平稳度过湿热浓郁的盛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美英 刘晶晶

指导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内科 副主任医师 黄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养生   伏天   中医   健康   湖南   脾胃   大便   证人   苦丁茶   决明子   西洋参   体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