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年各路专家和养生媒体的科普,相信大家对祛湿这件事已经不再陌生。
“湿气”似乎成了万病之源,“祛湿”也成了健康头等大事。
然而,很多朋友只了解到了祛湿的一些好处,对随之而来的潜在弊端和禁忌情况,却不甚了解。
佛慈制药提醒:盲目祛湿,当心湿气反扑更猖狂。
红豆薏米水=祛湿万能公式?
一提到祛湿,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水。
其实不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红豆薏米水祛湿的。
这里的红豆可不是我们平时用的圆润的红豆,而是细长的赤小豆,赤小豆性甘、酸,平,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而薏米这个东西,中医认为它味甘、淡,性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如果是脾胃偏湿热的情况,比如怕热、舌苔黄厚腻、舌边有齿痕,皮肤头发油汪汪,胳膊小腿水肿等,适量服食红豆薏米水。
如果本身脾胃就虚寒,或者是偏向寒湿的体质,单用薏米,或者单喝红豆薏米水,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也不是不能喝,可以生薏米小火炒至金黄色,去除部分寒性后再食用,或直接使用麸炒薏苡仁。
盲目排汗祛湿,伤阴损阳
很多人一感觉身体“湿重”,就想靠着运动,靠“大汗淋漓”把湿气逼出去。
但中医讲“湿邪黏腻、困重”,祛湿讲究“健脾利湿、调养气血”。
虽然适当排汗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不是“汗越多越好”。
出汗过多,可能会导致伤津耗气,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心悸、神疲倦怠等症状。
祛湿要多吃辛辣食物
很多人认为,多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辛辣食物可以祛湿。这些食物味辛、性温热,具有温散的功效,确实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它们祛除的是寒湿。
体内有湿热的朋友,吃了它们反而会上火。
看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祛湿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想要有效果,一定要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精准判断体质类型,再结合食疗、运动、艾灸等方法哦。
来源丨佛慈制药(注:本文图源AI)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