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票房狂飙的《水饺皇后》你刷了吗?
马丽饰演的角色原型,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单亲妈妈。
谁能想到,这个揣着 500 块在码头摆摊,头回生火就燎了眉毛的落魄女人。
竟能让从没吃过水饺的香港人疯狂买单,还把饺子做成了 60 亿的商业帝国!
连《水饺皇后》的导演刘伟强都盖章: “小时候吃过她的饺子”。
她是谁?她到底凭啥逆风翻盘?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她的名字叫臧健和,老公是一名华侨医生,常年居住在泰国,很少与国内的亲人联系。
1974年春,臧健和的公公因病去世,为了处理好老人的身后事,臧健和给丈夫寄去了一封加急信件。
可是信件发出后便石沉大海,臧健和等了很久也没有收到回信。
为了寻回丈夫,臧健和狠下心辞掉工作,翻出家里仅有的几件值钱物件,托人变卖换钱。
攥着凑来的路费,她紧紧牵着女儿的小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山东到泰国的漫漫寻夫路。
她满心期待着一家人能早日团聚,却未曾想到,等待她的是一场残酷的现实。
丈夫早已另组家庭,身边还多了一个儿子。
婆家得知她的到来,虽表示愿意收留,但提出的条件让她无法接受。
必须接受丈夫的新家庭,融入一夫多妻的生活模式。
骨子里带着倔强的臧健和,不愿在这样屈辱的环境中生活。
她果断拒绝了婆家的要求,毅然决定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离开。
这一去,她和孩子们彻底成了漂泊无依的人。
母女三人一路风餐露宿,好不容易辗转到了香港,口袋里却只剩下寥寥几百港币。
在这个陌生又繁华的城市,她们举目无亲,高昂的物价让人绝望。
为了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臧健和几乎掏空了所有积蓄,才租到一间又小又暗、仅有4平米的无窗小屋。
屋里潮湿又闷热,墙壁上布满霉斑,每月200元的房租。
对身无分文又没有收入的她来说,就像一座永远翻不过去的大山。
不仅如此,房东还处处刁难,不仅克扣各种费用,还禁止她的女儿到客厅玩耍,生怕孩子会弄坏家中的东西。
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臧健和不得不拼命工作。
她一天打三份工,从早到晚,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已经开始了护工的工作。
下午,又匆匆赶到餐厅,在油腻的洗碗池前忙碌。到了晚上,还要去给人家洗车。
每天工作至少20个小时,累了就靠在路边短暂休息一会儿。
这样的日子,身体上的疲惫还能咬牙坚持,可生活却又给了她重重一击。
一次在工作时,臧健和意外摔伤,导致腰骨严重裂伤。
面对这飞来横祸,老板不仅毫无同情,反而以莫须有的理由克扣工资,将她扫地出门。
甚至厚颜无耻地否认这属于工伤范畴,对她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
走投无路之下,她只能求助于法律,最终赢得了三万港元赔偿与4000港元工资。
可令人意外的是,她只收下应得的工资,将赔偿金悉数退回。
对她而言,金钱远不及骨子里的那份尊严重要,她不愿靠怜悯度日。
这场意外让臧健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让她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她近乎绝望时,一位同事前来探望。
为表感谢,她亲手包了顿饺子招待。
同事品尝后连连称赞,还随口提议:“你这手艺这么好,完全可以摆摊卖水饺。”
这句无心之言,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迷茫的前路。
于是,臧健和用简陋材料自制推车,开启了无证摆摊的“走鬼”营生。
在电影《水饺皇后》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臧健和初次在湾仔码头生火煮饺,因不熟悉操作,火苗突然窜起,瞬间烧到了她的眉毛。
这惊险又窘迫的画面,正是她创业初期艰难处境的真实写照。
那个时候,她的心里只有把水饺做好,这一个念头。
所以,她包的饺子用料实在,每一个都肉多馅足,每一个客人尝过都赞不绝口,好口碑也由此慢慢积累。
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她深谙经营人脉之道,常免费请码头的水手、司机吃饺子。
久而久之,这些人成了她的“眼线”,一见到警察来查抄,便大声呼喊提醒,助她及时躲避。
生活的困苦从未击垮臧健和,她始终秉持“只靠自己”的信念。
电影中也呈现了她两次拒绝政府救助的情节,因为她坚信不劳而获的帮助会磨灭人的斗志。
这份要强的性格,贯穿她整个创业生涯,也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她在逆境中闯出了一片天 。
1985年,日本百货公司想和她合作,这对当时的她来说,是个能让生意做大的好机会。
但日本合作方提出,要把饺子改成日本名字,包装也要换成日式风格。
面对利益诱惑,臧健和没有丝毫动摇。
她清醒地意识到,品牌的国籍是灵魂所在,一旦妥协,便失去了根基。
凭借着对品牌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她顶住压力,坚持保留 “湾仔码头” 这一中国品牌标识。
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与日方敲定长达 20 年的合作协议。
不仅如此,在商讨批发价格时,她更是展现出过人的商业眼光。
当时水饺市场价一盒 11 元,她却坚持以每盒 12.8 元的价格批发,否则免谈。
日本公司看中她的品牌潜力,最终不得不妥协。
与日本公司的这次合作,让 “湾仔码头” 在香港迅速打开市场。
但臧健和没有满足于此。
1997 年,她又与美国公司达成合作,创建了 1200 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正式跨入国际化大公司行列。
办厂之初,她就立下三条规矩:产品质量不能马虎、顾客是衣食父母、对员工必须好。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她对原料的切割等都有严格规范。
一旦发现厨师违规操作,她会严厉处罚,并将不合格产品全部销毁。
臧健和始终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为了倾听真实的声音。
她特意在产品包装上印上自己的联系方式,确保每一条顾客反馈都能直达她手中。
只要收到建议,无论大小,她都会迅速组织团队调整生产工序,不放过任何一个改进细节。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亲自站在店铺里,主动与顾客交流,询问他们对口味的喜好。
在她的坚持下,饺子馅料不断改良,越来越贴合香港市民的饮食习惯。
正是凭借着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握,“湾仔码头”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香港街头走向全国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各个城市,年销售额节节攀升,最终突破5亿元大关。
臧健和的商业成就也得到了国际认可。
她先后荣获第四届“世界杰出女企业家”大奖,在40位获奖者中,她是唯一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感言的企业家。
到了2006年,她又凭借卓越的商业贡献,斩获“世界杰出华人奖”,成为华人商界的杰出代表。
她不仅将生意越做越大,还坚持到家乡投资,用实际行动回馈故土。
2019年2月8日,73岁的臧健和因常年超负荷操劳,被病痛彻底击垮,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回顾她的一生,“水饺皇后”“臧姑娘”“山东姑娘”等称号常伴随左右。
但这些美誉背后,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拼搏,在商业版图上刻下的传奇印记。
从被丈夫抛弃的无助母亲,到身价数十亿的商业大亨,臧健和始终将“妈妈”这个身份视作最珍贵的勋章。
她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商业传奇,更是一部女性奋斗史。
TVB曾为她拍摄电视剧,马丽主演的电影《水饺皇后》更是将她的事迹搬上大银幕。
这些作品让无数人看到,女性的价值从不由婚姻定义,而在自己布满老茧却始终紧握命运的双手里。
臧健和在困境中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在成功时坚守底线。这份伟大顽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让人们相信,只要心怀信念,再艰难的人生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环球网-2019.02.11-《台媒: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去世,终年73岁》
2.新京报-2023.11.22-《马丽、惠英红、朱亚文新片《水饺皇后》杀青、改编自真实故事》
3.北方网-2003.10.30-《“水饺皇后”臧健和:带着水饺闯世界》
4.澎湃新闻-2019.02.12-《狮子山下的水饺皇后: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传奇》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