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肯尼迪那颗子弹,谁开的枪,谁下的命令,美国自己都不敢查到底。
30年后,档案松口了,真相拐出来了。
2022年12月15日,美国国家档案馆突然扔出一摞旧文件,厚得像砖头,七万多页,全写着“肯尼迪遇刺”。
记者先疯,历史学家跟着进场,连退休探员都熬夜盯细节。
这次公开,被称为“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暴露”。
有人翻出CIA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写得冷冰冰:“乔安尼德斯,此人有权决定是否与奥斯瓦尔德接触。”
这话什么意思?有人马上翻出奥斯瓦尔德的轨迹图。线条密密麻麻,指向一个地方:迈阿密。
那里藏着反卡斯特罗的流亡组织,而奥斯瓦尔德——就在遇刺前两个月,悄悄去过。
他没登记、没报备、没留下旅馆信息,却和一批古巴裔极右活动者同框过,照片是FBI偷偷拍下的。
这些照片,1963年11月22日那天,没人提过。
更狠的在后面。档案显示,CIA在案发前五个月,已经启动“HTLINGUAL”项目拦截奥斯瓦尔德往苏联寄的信。
换句话说,情报系统早盯上他,却装作“突发事件”。
再深挖,文件里还有CIA一份内部总结。
结尾一句话,用打字机敲出来,墨水抖了两下:“此人不稳定,危险程度高,不宜让其靠近国家高层。”
谁看了不头皮发麻?肯尼迪头上那一枪,前情预警早写得明明白白,只是没人理。
而那份总结,档案编号001137,从1963年11月22日起,被封存了59年。
刺杀不是从那一枪开始的,早在他上台第一年,局势已经崩了。
1961年,古巴猪湾事件,美国空投特工失败,CIA丢尽颜面,肯尼迪震怒,直接炒了CIA局长艾伦·杜勒斯。
这位是二战英雄,也是CIA的开国功臣。总统动他,相当于削了中情局的命根。
CIA没有忘。第二年,他们悄悄恢复了反卡斯特罗计划,暗杀行动重新上马,名字都换了——“曼古斯行动”。
就在这些行动偷偷跑的时候,肯尼迪自己也在做一件事:他要结束越南战争,不想扩军,不想投入更多美军,这件事,军方那边根本不同意。
档案里有一封信,出自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里面写着一句话:“总统希望逐步从越南撤出。”
这句话,在当时,比“通敌”还敏感。
1963年10月,遇刺前一个月,肯尼迪正式签署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263号,决定从越南撤军。
这封文件,一直被藏在五角大楼某个柜子底层,几十年没人提,直到2000年后档案才露头。
他动CIA、动军方、还动美元。
1963年春天,肯尼迪下令发行一批“美联储之外”的钞票,官方叫“美国财政部票据”,总值43亿美元。
这是美国历史上极少数挑战美联储垄断的动作。
有几个政客看到这批新钞票后,直接吓傻,因为那意味着,肯尼迪要重新控制印钞权。
印钞、撤军、裁CIA,三把刀举起来,就没收得住,而奥斯瓦尔德此时正在墨西哥城活动。
FBI报告显示,他曾试图进入古巴大使馆,想弄一张去苏联的签证。
CIA用假名监听了电话录音,但从未向总统汇报。
乔安尼德斯,当时就在墨西哥分站调度这批监听项目,他本人从未在沃伦委员会作证。
1978年被国会点名时,拒绝出庭。
这人直到去世,都没有回应一个问题:“你是否知道奥斯瓦尔德的动向?”
他不说,档案说了。
一封CIA电报记载,乔安尼德斯收到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人正在用手指指向一张地图。地图上,画着达拉斯的车队路线。
那天是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坐车进达拉斯,阳光很好,总统没让车装防弹罩,车顶是敞的,人群是密的。
车队进入迪利广场,6.5毫米的子弹,从德克萨斯学校图书仓库打出——这部分,官方认了。
问题是,有人听到了第三枪,甚至第四枪。
在档案里,有一份来自众议院1978年听证会的报告,里面用了这个词:“高概率存在第二名射手。”
这句话,等于把“单人作案”的说法一脚踢翻。
当年负责这份听证报告的,是“众议院暗杀问题特别委员会”。
他们请来声波专家、弹道技术员、地理模拟工程师,复刻了整个迪利广场的声场。
专家根据摩托车警员对讲机录音分析,判定另有枪声来自“草坡围栏”。
草坡围栏的位置,刚好能击中肯尼迪头部右后方。
可怕的是,这个围栏后来被警察封锁,却没留下任何子弹残留报告,也没有保全当时的目击者笔录。
有6名目击者,说听见不止三声枪响,有的说四声,有的说五声。
这些人在初期都被媒体采访,后来却一个接一个淡出视野,有的搬家,有的再没出现在公开记录里。
有一份FBI的备忘记录,标注着“W.S. #645”,里面写道:“关键证人意图沉默,已建议不传唤。”
这些东西,一直没有上沃伦报告的主文本,而是用“附录”的方式藏在几百页的附件里。
不只是证人被“避开”,档案解封后,CIA内部文书被翻出来,很多内容都留下了重涂痕迹,黑色墨水盖住的,是人名、时间、行动代号。
在一页密封信封下,有这样一张手写卡片:“乔·乔安尼德斯 —— 指挥古巴反情报办公室,1963年10月至12月。”
这名字太熟了,就是那个,在沃伦委员会面前“消失”的关键指挥官。
他在案发前两个月,开始调任达拉斯以南的特遣组,名义上负责“古巴间谍监控”,实际上资料显示,授权拦截奥斯瓦尔德,来往的所有通信,并可派遣线人,接触其活动组织。
最关键的一封信,寄出日期:1963年11月8日。
收件人:墨西哥城美驻使馆线人。
信中写道:“他要回来,路线未定,但目标明确。”
信尾是三组数字,最后一行写着:“接触时间:11月21日至22日。”
这封信,前30年都不曾对外公布。
直到2022年国家档案馆开箱,一名退休调查员在一摞无编号档案夹里翻到了它,编号只有手写数字:“10671-J”。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枪声响起时,总统在5秒内中弹三次,却没有一名特勤能预判线路或反应机制。
整辆车,在开枪前一分钟,毫无防御动作。
当媒体质问特勤局是否接到预警时,对方给的回复是:“路线是地方警局制定的,总统团队批准。”
档案却显示,车队原定路线并不经过迪利广场,是临时更改。
回过头看,奥斯瓦尔德似乎一开始就背了全锅。
案发两天后,他被警察带进地下车库,电视镜头刚切过去,一名叫杰克·鲁比的小混混冲了出来,开枪打死奥斯瓦尔德。
全国直播,直接灭口,谁是杰克·鲁比?
档案里写,他有“长期参与非法场所管理活动”,曾为芝加哥地下组织跑腿。
CIA一封简报记录,他在达拉斯夜总会担任“非正式联系人”,也就是说,他和某些部门是有通信的。
这一段记录,在沃伦委员会报告中,没有被引用,只有一行备注:“杰克·鲁比动机系情绪失控。”
可偏偏有一封FBI内部电报打脸。
时间:案发前两小时。
内容是:“收到消息,鲁比可能行动,达拉斯警方已知晓。”
警方“已知”,却没提前控制?
有媒体追问这封电报真实性,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23年承认,确实存在这样一份备忘电文,并将在后续全部资料中正式解封编号。
这不是一个人疯了的问题,这是系统默许的问题。
再看乔安尼德斯,他被点名后,1978年国会请他出席听证会,结果他以“健康原因”缺席。
而CIA公开回应是:“乔安尼德斯未直接参与任何与奥斯瓦尔德相关行动。”
可档案开箱后,其中五封指令邮件、两份监控名单都带有他的签名,连行动代号都写着:“GJ/JOA”——正是他在CIA系统内的缩写代号。
这人到底管没管?管了。知不知道奥斯瓦尔德?知道。有没有汇报总统?没有。
再说特勤局。有一段录像,拍下案发前三天的安保排练。车
辆队形中,肯尼迪座车左侧并未安排贴身特勤,而是空出两米,这在当年绝对不合常规。
这段录像,后来被特勤局定性为“例行训练”。
直到2015年,一名前特勤官员,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我们当时知道路线有改,命令是上头给的。”
什么“上头”?没有答案。因为关键传达人员名字,在档案中被涂黑了。
2022年解密的文件中,仍有231份未开放,理由写着:“国家安全风险未解除。”
半个多世纪过去,还有什么不能说?公众开始怀疑,这不是要保护国家,而是要保护某些人。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