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有没有发现自家孩子最近老是“感冒”?鼻子痒得直揉,喷嚏一打就是一连串,清鼻涕流个不停,晚上睡觉还呼哧呼哧的?
如果您点头了,那可得留个心眼:孩子可能不是反复感冒,而是得了过敏性鼻炎。
别着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说清楚、讲明白。
简单说,过敏性鼻炎就是孩子的鼻子对某些东西“过敏”了,产生了过度反应。这些东西本来没啥害处,比如花粉、螨虫,但孩子的免疫系统却把它们当成了“坏蛋”,一碰到它们,就拉响警报,派出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去打仗,结果就引发了鼻子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过敏原”(捣蛋鬼)有:
户外的:树粉、花粉、蒿草(秋天很多)
户内的:尘螨、霉菌、蟑螂
家里的:宠物毛屑(猫、狗)
吃进去的:某些食物(如海鲜、鸡蛋、芒果等,但相对较少)
哪些孩子容易中招?
如果爸爸妈妈有过敏史(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那孩子得这个病的几率就会高很多,这叫“遗传易感性”。
这是家长们最困惑的问题,记住下面几点,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症状 | 过敏性鼻炎 | 普通感冒 |
---|---|---|
喷嚏 | 连环炮式 ,一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 | 偶尔打,不连续 |
鼻涕 | 清水一样 ,稀稀拉拉流不停 | 初期清涕,后期可能变粘稠或黄脓 |
鼻痒 | 非常痒 ,孩子总揉鼻子、挤眼、做鬼脸 | 不明显 |
全身症状 | 通常 不发烧,精神头还行 | 可能发烧、喉咙痛、没精神、肌肉酸痛 |
病程 | 时间长 ,反复发作,可能持续几周甚至整个季节 | 短 ,一般7-10天自愈 |
发作规律 | 接触过敏原后马上发作(如扫地后、换季时、接触宠物后) | 没有明显规律 |
简单总结:如果孩子“感冒”老不好,尤其是超过两周,不发烧但鼻子的症状特别明显,那十有八九是过敏性鼻炎。
千万别硬扛!过敏性鼻炎不是小问题,拖久了会引来一堆“坏朋友”:
黑眼圈、张口呼吸:长期鼻塞,孩子只能用嘴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形成“过敏面容”(眼神呆滞、黑眼圈、张嘴)。
鼻窦炎、中耳炎:鼻腔炎症蔓延,引发更麻烦的感染。
腺样体肥大:长期刺激会导致腺样体肿大,堵塞呼吸道,睡觉打呼噜,严重缺氧影响智力发育。
发展成哮喘:这是最需要警惕的!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高危因素,很多孩子的哮喘都是从鼻子开始的。
第一步:看医生,明确诊断
带孩子去儿科或耳鼻喉科。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过敏原测试(皮肤点刺或抽血),就像做“罪犯画像”一样,找到到底是哪个“捣蛋鬼”惹的祸。知道了敌人是谁,才能更好地防御。
第二步:躲!避开过敏原(最根本的方法)
对花粉/蒿草过敏:
花粉季少出门,尤其刮风天。
出门戴好口罩、眼镜。
回家后马上洗脸、洗手、换衣服,甚至洗个澡。
关窗,用有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对尘螨过敏(最常见!):
勤洗勤晒:床单、被套、枕巾每周用55℃以上热水烫洗。枕芯、被芯、床垫更要经常暴晒。
简化装修:家里不要用地毯、挂毯、布艺沙发。
少放毛绒玩具:如果孩子非要,可选可机洗的,并定期清洗冷冻。
保持干燥:螨虫喜欢潮湿,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
对宠物过敏:最理想的办法是不养。如果实在要养,别让宠物进卧室。
第三步:治!听医生的话用药
医生开的药通常是安全有效的,不要盲目抗拒。
鼻用激素喷剂(如糠酸莫米松):这是控制症状的一线药物,家长别一听“激素”就害怕,它主要是局部作用,非常安全,关键是坚持用。
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快速止痒、止嚏。
生理盐水/海盐水洗鼻:强烈推荐!每天早晚给孩子用洗鼻器冲洗鼻子,能把过敏原和鼻涕冲走,便宜又有效,还没有副作用。
记住:所有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很遗憾,目前很难“根治”。但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可以很好控制的。目标不是永远不犯,而是让孩子没症状、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和学习,预防并发症(尤其是哮喘)。
随着孩子长大,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部分孩子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或好转。
最后给各位家长打个气:
孩子过敏性鼻炎,护理之路确实辛苦,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护理、配合医生,一定能帮孩子平稳度过过敏期,让他们自由呼吸,健康成长!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