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 | 饭斯基(一只不爱逛街的大橘猫)
本喵常年穿着一身黄皮草,你们人类一年四季要换N套衣服,还偏爱网上买。可服装电商正陷在高退货率的泥潭里挣扎,女装尤甚。数据显示,女装整体退货率居高不下,稳定在50%-60%,部分直播渠道甚至高达90%,男装退货率也稳定在30%-40%。
这退货率为何降不下来?商家直指“蹭穿”:有人穿7天吊牌完好无损地退,有些人甚至集体“蹭穿”。11月的这两天,一家服装电商就控诉说,湖南某学校几十名学生购买了40件演出服装,但使用完后进行了退货退款,此时服装因为穿得太过,已是无法二次销售。此前,5月份,沈阳一所学校60多名学生也是集体网购裙子,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一度还上了热搜。


苦不堪言之下,商家被迫掀起“吊牌革命”。
近日,江苏常州男装店主王先生的创新吊牌火了:他把鼠标垫、烟灰缸、内裤袜子等做成吊牌,顾客下单可任选其一随赠。他说灵感源于女装商家,为防“蹭穿”,女装的吊牌是越做越大,甚至有商家在衣服的拉链上加密码锁。

这一场“吊牌革命”效果显著:恶意退货率从42%降至18%,污渍退货量减少60%,部分商家年省超50万元。四川生产商透露,‘双十一’前三个月巨型吊牌订单达七八十万套。

可惜,服装电商的“物理防御战”终究难敌人类“顽皮”的天性——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梯墙。网友很快发明用夹子把吊牌夹在内层继续试穿,连明星都“入坑”:今年年初,五条人乐队穿品牌服装登台演出后申请退货,被品牌方曝光后造型师出面道歉。连明星都参与“蹭穿”,足见其普遍性。

实际上,“吊牌革命”干不掉“蹭穿党”,表面是这是商家与消费者的“猫鼠游戏”,深层则是平台规则的刚性约束。
平台“偏心”基于两个核心理由:一方面要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七天无理由退货”,平台需遵守法律底线;另一方面要自保,电商竞争中宽松的退货政策是吸引用户的核心卖点,而用户才是平台命根子。商家即便把“吊牌革命”玩出花来,也难突破平台的刚性约束。若密码锁等奇葩设计影响用户体验,平台出手“拉偏架”是大概率事件。

何况,吊牌革命就算干掉“蹭穿党”,也治不了高退货率的“根”。
同样是电商,3C数码退货率10%-20%,家居用品5%-15%,美国市场数据也显示服装退货率超56%,远高于其他品类。根本原因在于服装的体验属性太强:线上购物永远替代不了线下试穿。尺码、版型、面料触感,只有上身才知道合不合适,“尺码不符”“版型不满意”才是退货主因。
商家与其在吊牌上绞尽脑汁,不如重建线下销售渠道。敏锐的品牌已经开始布局了:10月,淘品牌KEIGAN在上海百年建筑开首家实体店,以“家徒四壁”风陈列羊毛大衣、真丝衬衫,像私家艺术展;淘宝女装“四大家族”中另外三家,CHIC JOC、UNICA、CEST M均已落地首店。中国最早一批淘品牌茵曼(INMAN)更激进,创始人方建华早在十年前就断言:“互联网品牌不做线下,活不过5年。”截至2025年,茵曼已在全国开600余家店,用“茵曼+”模式融合线上线下。线下满足试穿体验,线上满足便捷复购,这才是服装行业良性发展的正解。
如果有那么一天,服装品牌集体回归线下,意义远不止降退货率,更在重塑线下商业生态的格局。服饰消费多数情况下并非御寒刚需,否则,人人都跟本喵一样,裹一件黄皮草就够了。当服装店的橱窗重新点亮街头,男男女女相约逛街,在彼此欣赏的目光中拿下一件好看的衣服,是人间烟火的最美场景之一。线下回归不是倒退,而是以真实的体验建立人与商品的连接,延伸到人与人的连接,这才是女装乃至整个商业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