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事件5年后,始作俑者已悄悄改名,如今丑态百出大快人心

五年前,一份满是漏洞的报告掀起针对新疆棉花的全球风波,始作俑者以虚假“证据”抹黑中国,试图搅乱棉花产业。如今,她改头换面,企图掩盖过往,却在真相的照妖镜下无处遁形。新疆棉花的崛起与她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这场闹剧如何发酵,又怎样收场?

谎言点燃抵制热潮

2020年3月,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布《待售的维吾尔人》报告,声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涉及8万维吾尔族人从事棉花生产。这份报告迅速在西方媒体传播,点燃了针对新疆棉花的抵制浪潮。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随即暂停新疆棉花认证,H&M、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接连发布声明,宣布不再使用新疆棉花或与新疆工厂合作。

中国棉花产业因此遭受超40亿美元的损失,引发国内强烈反响。 报告的核心人物是一名中国甘肃籍女子,出生于1994年的嘉峪关。她自幼成绩优异,父母是普通银行职员,省吃俭用支持她读书。

她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但因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业竞争,选择退学,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父母卖掉部分家产为她筹措学费,希望她能出人头地。她却在异国他乡抛弃中国身份,编造“高干子弟”背景,混入反华圈子,逐步走上抹黑祖国的道路。

在澳大利亚,她加入ASPI,开始为反华报告提供所谓“研究支持”。2020年,她利用PS技术,将北京雾霾照片加工成“集中营”图像,将新疆普通工厂的卫星图标注为“拘留中心”。这些虚假证据成为报告的支柱,误导了西方媒体和政界。报告发布后,美国众议院迅速通过涉疆法案,西方品牌跟风抵制,中国消费者则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反击,揭露谎言的荒谬。

真相撕开伪装面纱

2020年春,报告发布后,西方媒体迅速放大其影响。BBC、《纽约时报》等平台反复引用所谓“强迫劳动”指控,渲染新疆棉花产业的“黑暗面”。与此同时,中国网友展开“谷歌地球挑战”,通过公开的卫星图像比对,揭露报告中的漏洞。

乌鲁木齐一处敬老院的航拍图被标注为“再教育营”,喀什一所小学的操场被拼接成“棉花田”。网友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贴出对比图,评论区迅速刷屏,愤怒声讨这份颠倒黑白的报告。

始作俑者并未收敛。她在墨尔本的脱口秀舞台上高调亮相,身着红色连衣裙,手持麦克风,用中文嘲笑“中国制造廉价劣质”。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中国网友强烈反感,评论区斥责其背叛祖国的行径。

她还活跃于社交媒体,发布颠倒黑白的报道,试图进一步炒作新疆话题。2020年8月,她混入悉尼唐人街的华人集会,用手机拍摄活动,推特上实时发布扭曲事实的内容,引发集会民众愤怒,指责其“卖国”行为。

她的“研究”经费来源逐渐浮出水面。ASPI向她支付30万澳元,其中部分来自美国国际开发署和英国外交部。她将父母寄来的生活费挪用,戏称其为“反华基金”。这些资金支持她继续炮制虚假信息,试图扩大影响。

然而,真相的曝光让她的谎言无处遁形。2021年,澳洲媒体披露ASPI的资金背景,指出其接受北约、美国中情局资助,所谓“独立研究”不过是政治操弄的工具。她的“受害者证词”被发现多为僵尸账号伪造,西方网友也在推特上嘲笑其证据的荒谬性。

国际品牌的跟风抵制同样自食苦果。H&M、耐克等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2021年3月,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H&M门店冷清,店员整理货架,门外贴着“清仓打折”告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代言人纷纷解约,明星如宋茜、黄轩通过工作室发表声明,终止合作。

社交媒体上,“支持新疆棉花”成为热搜,话题量破亿。中国消费者用行动表达愤怒,国货品牌如李宁、安踏趁势崛起,股价飙升。更讽刺的是,抵制新疆棉花的品牌并未完全放弃其利益。

部分企业在eBay上销售标有“强迫劳动受害者”的手机壳,包装袋却印着新疆棉标志。这些商品售价高达50美元,暴露出其虚伪嘴脸。中国网友迅速扒出这些细节,社交平台上嘲讽声一片,品牌形象进一步崩塌。

2022年,她试图通过纪录片《揭露中国》挽回声势。在墨尔本的摄影棚内,她面对镜头,手持稿件,却因读错新疆地名而多次中断录制。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平平,网友评论其内容漏洞百出,缺乏可信度。她的公信力进一步下滑,反华圈子内的地位也开始动摇。

2024年6月,她在悉尼歌剧院前的海边组织反华直播,雇佣流浪汉举牌,牌子上写着“中国迫害人权”。她手持现金指挥现场,场面混乱,流浪汉争抢报酬。澳洲警方介入,迅速驱散人群,她额头被警棍击中,踉跄倒地,直播镜头记录下这一尴尬场景。

同年秋天,她在墨尔本唐人街举牌宣称“我是中国人”,却被华人社区愤怒驱逐,牌子上的“人”字被涂黑,路人高喊“滚出去”。她的演讲费降至50澳元一场,远低于当地服务员收入,生活陷入窘境。

棉花崛起映衬败落人生

2024年末,她改名“许微其”,试图抹去过往痕迹,租住在悉尼一间破旧公寓。桌上堆满未付账单,手边只有一杯冷掉的咖啡。她的父母在甘肃继续从事银行工作,拒绝与她联系,家中老照片被收进抽屉,不再提及这个女儿。ASPI不再提供资助,西方反华势力逐渐抛弃她,她的生活彻底陷入低谷。

与此同时,新疆棉花产业迎来蓬勃发展。阿克苏的棉田里,机械采棉机高效运转,棉花雪白,产量占全球五分之一。机械化采收率达92%,一台机器可替代500人劳动力,彻底粉碎“强迫劳动”的谣言。新疆棉制品通过中欧班列销往欧洲,供不应求,全球品牌重新审视合作机会。

她的谎言沦为笑柄。曾被标注为“拘留中心”的卫星图被制成棉花糖周边,在电商平台热销。B站鬼畜视频中,她的身影被恶搞,点击量破百万,网友留言嘲讽其自食恶果。新疆棉花的崛起与她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真相的力量让她的丑态暴露无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丑态百出   大快人心   始作俑者   新疆   年后   事件   棉花   中国   墨尔本   报告   悉尼   网友   媒体   品牌   唐人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