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中情店”。
创立于1925年的豫丰祥位于杭州中山中路403号,夏天生意清淡,但每天一早,门口就会响起蛐蛐儿的叫声,老头们吆五喝六,玩得不亦乐乎。
豫丰祥的铁杆粉丝正是这一代人。老底子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丝绵壳、雪花膏、汤婆子,很多人不管搬家到哪,天一冷就雷打不动来豫丰祥置办。
豫丰祥经理盛海民告诉记者,按惯例,每年9月下旬他都要联络厂家、找丝绵,因为这时老主顾们都要来买丝绵壳、翻丝绵袄了。
今年,之前迟迟不入秋,豫丰祥的丝绵生意一直在等待,这两天终于开始有起色了。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老款式、老顾客、老店员,
贴心一如既往
上午10点,下午3点,卖棉毛衫裤、丝绵壳的柜台会迎来一波高峰。
什么是丝绵壳?在80后90后的童年,过年时外婆妈妈们会用两件棉毛衫(也就是秋衣)缝制成一个壳,往里填入丝绵,制成一件软乎乎的棉袄,被大家叫做丝绵壳。在那个没有空调、没有电热毯、没有暖宝宝的年代,丝绵袄承载着太多温暖的爱。
受访者供图
士林蓝的棉毛衫如今也只有在豫丰祥有卖了。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豫丰祥今年售卖的丝绵壳和往常一样,还是“柳浪”牌,成人款价格在两三百元,这两天,一天能卖出几十件。记者看了看店员登记的本子,有萧山的老主顾,也有临平的。店员说,制作时间大概在一周,会急顾客之所急,不会让大家冻着。
豫丰祥的店员,除了盛海民等几个壮劳力外,九成以上都是退休后又回来接着干的。才退休的70后沈国女就是这么被叫回来的。
受访者供图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记者 章卉 摄
穿着牛仔衣、戴着项链的沈国女站在柜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活力满满。她27岁起就在豫丰祥上班,看一眼顾客,就能准确地判断合适的尺码,推荐最适合的款式、颜色,因此很多老头老太都认准小沈买丝绵壳。
沈国女介绍,时代在前进,厂家很懂顾客心理,在丝绵袄内侧做了暗拉链。她拿起一件男式丝绵袄,轻轻一拉,里面的丝绵就跃入眼帘。“等过两年,丝绵不平整了,也可以送回来重新翻。”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经理盛海民补充说,凡是在豫丰祥买的丝绵壳,不管过多久,只要壳不破,都可以拿回来翻新,店里只收取一点手工费。
流行成衣、手机支付、自媒体,
这里也与时俱进
也有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冲到百年老店来买全棉的棉毛衫。沈国女说:“那个姑娘儿是给自己穿的,最后挑了我手上的红色和紫红色。两件衣服104元,开开心心刷了手机走了。”
前天,一个老太太找沈国女预订了6件背心,执意要全款付,也是刷手机。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潮新闻记者 章卉 摄
“我师父那会儿,店里收银还是‘飞来飞去’的,店员收银后将现金和账单夹在夹子上,通过钢丝传送到3米多高的账房,找零后再通过钢丝传回柜台,完成付款。现在,每个柜台都贴了支付宝付款码,很多老年人也用手机支付。”盛海民说。
小到白玉霜、蛤蜊油、热水瓶盖子,大到服装鞋帽,老底子杭州人需要的物件,豫丰祥仍应有尽有。不过,沈国女直言,年轻人不必“没苦硬吃”,店里还有更年轻更洋气的成衣,面子好看,里子扎实,接近时下流行,早已不是奶奶辈的丝绵壳可比的了。
受访者供图
今年这家老店正好满百年,除了顾客络绎不绝,时常会有电视台、自媒体来拍摄。盛海民和他的店员们觉得,把豫丰祥守下去,让大家的回忆有个寄托,挺值得的。
潮新闻 记者 章卉
(来源: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