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自杀21年后,母亲曝光真凶并非一人,幕后黑手仍逍遥法外

前言

张纯如,一个让无数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名字。

她曝光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露了日本当年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

然而,在2004年11月9日,她却用一个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张纯如的死,可以说是让无数人都感到难过和惋惜。

不过,也有人认为张纯如的死存在太多的疑点。

直到张纯如离世21年后,她的母亲才曝光了张纯如真正的死因。

原来,杀害张纯如的凶手并非一人。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这么多年了,真凶仍旧逍遥法外。

揭露真相之路

对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张纯如一开始只是从家中的长辈口中听说的。

这段历史对张纯如来说,可以说是一片模糊和空白的。

这主要是因为张纯如出生于美国,自小便是在国外长大。

但尽管如此,张纯如还是从自己的父母口中对那段历史有着一定的了解。

年少时的张纯如,也曾向自己的朋友讲述这段历史。

可当时的西方社会,对于南京大屠杀几乎一无所知。

她的朋友在听到这些话时,纷纷表示不敢相信。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张纯如胡编乱造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找不到一部英文史料完整记录这场惨案。

日本政界和学界不断通过“学术反击”与“公共宣传”,努力营造出“南京大屠杀是否发生尚有争议”的话语氛围。

几十万中国人死在日本人手中,可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几乎快要被“遗忘”。

这对张纯如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她翻遍所有的档案、战后审判资料。

同时,对采访幸存者、军人家属、神职人员,用数年时间写下了那本《南京浩劫:二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迅速在全球引起了堪称地震式的轰动。

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也是在看到这本书后,才明白了发生在中国南京的大屠杀。

这场堪比炼狱的屠杀,也让不少西方国家正视侵华日军的行为。

但这本书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日本右翼分子在看到这本书后,便将张纯如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并采取了多种方式掩盖。

可这一切却被张纯如给揭露了。

于是,日本便开始在舆论上对张纯如进行打压和抹黑。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家人在发现她的尸体后,悲痛欲绝。

尤其是她的母亲,说什么都不肯相信自己的女儿会自杀。

可官方给出的结论是“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张纯如的死,很快便引起了热议。

不少人都感到非常惋惜,甚至还有人认为张纯如的死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或许,这件事跟日本脱不了干系。

而在她离世后,人们才看到这位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女作家,生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折磨。

在《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后,张纯如便受到大量正面评价。

牛津、哈佛、耶鲁的教授给予高度肯定,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她为“当代左拉”。

然而不到一年,她突然被“学术界”围攻。

一些“中日史学家”开始质疑她的研究方法,“证据不严谨”、“感情过于煽情”、“错误信息比比皆是”成了统一口径。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攻击竟出现在《日本回声》(Japan Echo)这本英文期刊上。

她的母亲张盈盈也曾透露,女儿经常收到恐吓邮件,还有人威胁在她的公开演讲现场“给她一个教训”。

出版商告诉她,书籍日文版在日本出版遭遇“生命威胁”,多家出版社临时毁约。

当她走上讲坛讲述南京惨案时,面对的却是“被日本人围攻”和“被西方学者质疑”的双重夹击。

在美国学术圈,她也成为了“政治不正确”的典型案例。

长期的压力让她的精神每况愈下。

在2004年的冬天,精神处于崩溃的张纯如选择了自杀。

但实际上,她并非是自杀,而是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幕后真凶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在多个访谈中公开表示,女儿的死,并非简单的心理疾病。而是长年承受有组织、有系统的打压所致。

那不是一场孤立的悲剧,而是一场针对真相与正义的围剿。

直到张纯如离世21年后,幕后真凶才浮出了水面。

原来是日本外务省资助操控海外媒体,策动所谓“学术质疑”,抹黑张纯如及其著作。

真相逐渐显露,杀死张纯如的“凶手”,绝非一人,也绝非抑郁症。

而是一个至今仍未受到制裁的系统,日本政府长期主导的侵华史洗白工程。

张纯如生前所遭受的一切质疑,都是日本外务省一手操控的。

直到2010年,《日本回声》因资金中断停刊,外务省资助实锤才浮出水面。

根据披露,外务省每年拨款支持《日本回声》向全球发送五万本刊物。

核心对象是美国、欧洲的大学教授、图书馆、媒体编辑,也就是话语体系的关键节点。

这不是宣传,这是战争。

一种针对历史记忆、话语体系、国际认知的长期战争。

而张纯如正好触到了这个系统的“死穴”,她用英语、用受西方读者信赖的史料与方法,打破了日本政府经营数十年的历史迷雾。

她不是一位“作家”,她是一位“破局者”。

所以,她必须“被抹掉”。

这些批评并未针对张纯如实际的证据链,也不真正讨论南京大屠杀发生的真相,而是围绕“身份”、“情绪”、“立场”发难。

在他们眼里,张纯如只是一个“不该写历史”的黄皮肤女人。

日本右翼媒体更直接,表示他们不需要张纯如来替南京发声。

这一系列“学术批判”背后,是日本政府主导的一场大规模、有计划的“洗史工程”。

傅佛果、秦郁彦、艾斯丘等等这些被包装为“中立历史学家”的名字,其实早已被卷入政治漩涡。

他们的文章,被日本外务省以“现代、科学”的面貌进行海外宣传,目的只有一个。

让张纯如消失,让那段历史也就此消失。

结语

讽刺的是,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日本政府仍旧想要将这段历史抹去。

日本历史教材再次删减相关内容,右翼势力公开游行称“南京没有大屠杀”。

张纯如当年最大的担忧,在她死后21年仍在发生。

她用一生努力避免的“被遗忘”,如今在日本正在变成现实。

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切都是无法遗忘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自发翻译、整理南京大屠杀史料,海内外纪念馆持续扩大影响力。

张纯如虽然已去,但她所写下的那段历史,成了抵御遗忘最有力的壁垒。

她点燃的那把火,还在照亮真相的夜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逍遥法外   真凶   黑手   幕后   年后   母亲   日本   南京   真相   外务省   日本政府   右翼   回声   史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