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豪能股份因通过特斯拉Optimus认证,并开始小批量供货消息,而出现一字涨停创新高,周五放巨量高开低走,但股价依旧维持在5日均线之上。如果回撤一些,豪能股份还值得关注和低吸买入吗?本文根据所收集的信息,从主业、机器人业务进展、业绩和估值角度,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主业分析:汽车传动系统与航空航天双轮驱动
1,汽车零部件业务:核心增长引擎
差速器业务爆发:2024年上半年收入1.98亿元(同比+124.5%),2024年全年收入达4.7亿元(同比+72.8%),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公司产品从单件差速器向总成升级,单车配套价值从200元提升至800元,深度绑定比亚迪、赛力斯等头部车企。
同步器业务稳健:2024年上半年收入4.73亿元(占汽车业务41.7%),毛利率31.34%,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大众等主流品牌,新能源客户覆盖率达90%。
新项目布局:电机轴、定转子等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2025年规划产能500万套,预计贡献营收超15亿元。
2, 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高壁垒赛道
2024年上半年收入1.26亿元(同比+27.7%),2023年营收2.2亿元(同比+14.9%),为C919大飞机提供结构件及航空阀门,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5%以上。
子公司昊轶强承接无人机零部件加工,受益于国产大飞机放量及低空经济发展,未来订单确定性高。
二,机器人业务进展:第二增长曲线加速成型
1, 核心产品:聚焦行星减速器及关节驱动总成,包括摆轮针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灵巧手行星小齿轮箱等,技术迁移自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器,运动精度达0.1弧分,负载能力提升1.5倍,适配人形机器人下肢场景。
轻量化创新: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行星减速器重量控制在1.2kg以内,适配机器人下肢高强度运动需求。
核心产品进展:
摆线针轮减速器:通过特斯拉(拓普)认证,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目标客户为北美大客户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下肢关节,单机用量约4-6个。
行星减速器:轻量化设计(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20%),适配机器人下肢传动场景,已向腾讯、小米、乐聚机器人等客户批量供货,2025年Q1订单量超4万套。
灵巧手小行星齿轮箱:单机用量达10个,技术壁垒更高(精度0.1弧分以内),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目标客户包括特斯拉、宇树科技等。
2, 产能建设与规划
重庆璧山基地一期投资10亿元:2024年9月签约,2025年Q2投产,规划年产50万套机器人减速器,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良率提升至99.5%。
二期规划:2026年启动,目标新增年产100万套产能,覆盖协作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多场景需求。
3, 客户订单与进展
特斯拉:摆线针轮减速器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预计2025年贡献收入3000万元,2026年随Optimus量产放量至1.5亿元。
腾讯/小米:外骨骼机器人订单4万套(2025年交付),单价1.2万元/套,
合计收入4.8亿元。
其他客户:乐聚机器人(灵巧手齿轮箱)、天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等订单合计约2亿元。
三, 业绩成长评估
1, 机器人增量业务贡献
机器人业务构成第二增长曲线:机器人业务毛利率(45%)显著高于汽车主业(25%),2025年有望拉动整体净利润至4.32亿元(同比+34%)。
2025年Q1:机器人业务营收约5000万元(同比+300%),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8.1%,毛利率达45%。
2025年全年:预计机器人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500%),其中特斯拉订单占比40%,腾讯/小米占比35%。
中长期(2026-2027年)角度:
复合增速:预计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25%,2027年达6.5-7亿元,对应PE估值18-20倍(低于机器人概念股均值45倍)。
增长驱动:机器人减速器产能释放、差速器全球化拓展、航空航天订单放量。
2,机构预测的业绩增速
民生证券:2025-2027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分别为3.5亿、8.2亿、12.5亿元,2026年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
天风证券:给予机器人业务PS 15倍估值,对应2025年市值52.5亿元,叠加汽车主业(PE 20倍)总市值或突破200亿元。
3,估值优势:当前PE约25-30倍(2025年),显著低于机器人行业均值,机构目标价隐含30%-65%上涨空间。如果特斯拉等头部客户规模订单落地、重庆基地产能释放进度超预期,则估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 交易价值评估
1, 豪能股份机器人业务已从概念验证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特斯拉、腾讯等头部客户订单落地验证技术竞争力。短期看,2025年机器人收入占比或突破10%,成为估值提升核心驱动力;中长期需跟踪重庆基地产能释放及多客户订单持续性。当前股价(15.68元)反映部分预期,若2025年Q3特斯拉订单放量超预期,股价或冲击20元关口(对应2025年PE 35倍)。
2,豪能股份自924以来,整体涨幅才1倍左右,目前位置并不高。从主业成长性和机器人增量业务的角度看,目前估值合理偏低,至少还可以看再翻一倍的空间吧。
3,短期突破创新高后,有随板块回踩的技术要求。可以考虑回撤到14元附近或10日均线一带,分批逢低吸纳建仓。
2025/5/11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