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7月18日消息 外卖补贴大战的烧钱速度超乎想象,仅仅上周六(7月12日)美团和淘宝一共补贴了16亿元。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上周六(7月12日)美团的补贴3亿至4亿元,淘宝闪购补贴超过12亿,最近两周淘宝闪购的工作日补贴额则在单日4亿元左右。京东外卖自从百亿补贴上线之初,单日补贴额在2亿元左右,至今已补贴超百亿元。
两轮外卖补贴大战
7月5日,美团、阿里开启外卖补贴大战,双方发放了多轮无门槛大额券,大战从白天打到深夜,甚至一度美团页面出现崩溃的情况。有网友抢到了平台优惠券在网上晒开心:“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麦当劳的早餐只要7块,薅羊毛的快乐谁懂!部分外卖甚至还能“零元购”,有网友调侃“全国人民都在薅羊毛!”
在补贴刺激下,双方的外卖单量激增。淘宝闪购、饿了么表示,截至7月5日24时,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另据美团内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占比超过80%。
7月8日,京东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京东外卖同时强调: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在上周末阿里与美团史上最大规模补贴大战之后,京东的这番话意味深长。
7月12日,美团、阿里再次开战,两大平台再次放出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当日下午,#免费奶茶 冲上热搜第一。
7月13日,美团宣布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并表示,“6月份,全国范围内众包高频骑手的平均月收入已达9793元。”7月14日一早,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淘宝方面强调该订单量不含自提及0元购。同时,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目前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对于外卖补贴大战的看法各不相同。
京东首先改变打法,作为外卖大战“发起者”的京东,缺席了上周末的大战。
对于近期外卖行业补贴大战一事,京东回应表示,此次外卖“0 元购”“18-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京东方面称,京东自今年三月以来关注三方面:降低行业佣金;给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推动品质外卖,让大家吃得放心。
但是阿里方面的态度十分坚决,阿里计划在未来100天里每个周六“都可以买到超低价甚至免费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阿里试图再造一个全民参与的促销节日“超级星期六”:在未来100天内,消费者在每个周六都可以获得总额为 188 元外卖消费红包(红包总额度会根据每期活动有变化),消费者用红包支付后可以买到超低价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知情人士称“确实有这个事情”。
“晚点 LatePost”爆料称阿里创始人马云在上周六、日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 8000 万单”,先提升能力,巩固好基础,再往上冲。一位阿里员工透露,“就怕冲得太快后,其他能力都没跟上,反而适得其反,原本好的基本盘都没了。”
而美团则是一副防守姿态。7月16日晚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媒体上首次公开回应“外卖大战”。
王莆中重点谈及两方面问题:一是美团不愿参与“内卷”,最后还是被卷入,但参战是为了生存。二是外卖大战带来很多泡沫,希望社会各界能够讨论和反思。王莆中谈及整个即时零售的市场总量从年初的日均1亿单翻至上周六(7月12日)的2.5亿单,这其中有多少是泡沫?王莆中总结,“绝大部分是泡沫。”
外卖补贴大战何时收场?
至于这场惨烈的外卖补贴大战何时收场,暂时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高盛最新研报显示,三家公司仅在6月单季度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分析师指出,此轮竞争将持续更长时间,预计将在2025年9月达到投资峰值,随后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拐点。高盛预测,阿里巴巴外卖业务在未来12个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而美团的EBIT利润将下降250亿元。
近期,在瑞银消费品团队举办的专家电话会议上,专家指出食品外卖平台补贴大战预计8月见顶,随后可能转向即时电商领域。专家预计,到年底,美团目标保持60%的总商品成交市场份额,饿了么30%,京东10%。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计划在快速商务领域投资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目标使饿了么订单量与美团相当,达每天8000万,而京东预计保持审慎投资,订单量稳定在每天1500万至2000万。
问题来了,明天外卖补贴大战会继续吗?
本文源自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