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件真事。前几天,我一个平时特别老实的兄弟突然跟我说:“哥们,我钱包缩水了,1 万没了。”
我第一反应是:不会吧?股票暴跌?基金清零?还是又被某电商的“限时秒杀”割了?
结果他咬牙切齿:“不,是去足浴店,被套路了。”
我当时愣了三秒,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不就是网上流传的“足浴SPA诈骗”吗?
以前我还以为只是段子,没想到居然真刀真枪地发生在身边人身上。
所以,今天我必须把这件事扒出来,能救一个是一个!⚡
讲真,这骗局的“剧本”比偶像剧还紧凑,环环相扣。来,还原一下:
第一步:线上钓鱼
短视频平台是他们的“鱼塘”,暧昧灯光+暧昧文案:“放松一下,释放压力~”。评论区再甩个 QQ/微信。
心理战术:用好奇+幻想勾着你,就像猫钓鱼,鱼饵永远香喷喷的。
第二步:开胃菜试探
进店后前台一套话术:“1000一次,时间够长,什么都有。”交钱进房,结果随便敷衍两下。
其实这是探底:你是不是新手?有多少钱?愿不愿意继续掏?
第三步:会员卡割韭菜
技师忽悠:“哥,这只是普通按摩哦,高级体验要开会员。”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很多人想着:1000 都花了,不开会员是不是血亏?于是一步步掉坑。
第四步:沉没成本补刀
前台再补一句:“你之前的 1000 也能算进会员里。”
人最怕的不是花钱,而是觉得“前面的钱白花了”,这就是心理学里的沉没成本效应。
第五步:翻脸不认人
钱充进去了,带你去所谓“升级体验”,结果比几十块的按摩还差。
等你想退钱,对不起:店面“装修停业”,人影全无。
很多人会问:“这骗局网上不是早就有人曝光过了吗?怎么还有人被骗?”
其实答案就两个字:人性。
再加上暧昧氛围+专业话术,就像进了一个舞台剧。你是观众,他们是导演,剧本早就写好了。
我翻了一些论坛,看到不少兄弟的惨痛教训。
有人调侃:“这不是按摩,这是心理学实验。”
说实话,一点没错。
总结几条防骗“必杀技”,记住了能省大钱:
技巧一:先付钱=危险信号。正常消费都是先服务后付款。
技巧二:技师总是回避?大概率在忽悠。
技巧三:会员卡等于深坑。单次消费可接受,会员制=圈钱跑路的温床。
技巧四:保持冷静。再暧昧的灯光,也要提醒自己:我是消费者,不是韭菜。
作为旁观者,我想给大家几条真心建议:
骗局就像杠铃,不会因为你是新手就手下留情。足浴店的骗子也一样,不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掏不掏钱。
但如果我们能冷静识破套路,他们的剧本就演不下去了。
记住:
钱包在你手里,别轻易交出去。
赚钱难,防骗更难。
与其花钱买教训,不如长点心不上当。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