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内,携程再因违规操作被监管部门约谈。
上一次贵州通报的 “二选一” 余波未平,这次郑州市场监管局直指其 “调价助手” 问题,竟能未经商家允许强制改价,江苏有酒店480元的节假日房价被压至130元,商家关不掉、投诉无门还遭罚款。
一边是商家怨声载道,一边是携程上半年日赚5000多万、市值超百度京东。这把 “调价刀” 为何敢如此锋利?监管约谈能管住平台的定价霸权吗?
或许有人会说,“调价助手” 能让携程保持全网最低价,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何必揪着不放?
从短期来看,消费者确实能以更低的价格预订酒店、购买旅游产品。比如有些消费者通过携程预订的酒店价格,比在其他平台看到的要低不少,这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
但从长远角度分析,这种模式存在很大隐患。商家的利润被过度压缩,为了维持经营,可能会在服务质量上打折扣,比如降低客房清洁标准、减少配套服务等,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体验。
而且,携程掌握定价权后,一旦形成垄断格局,失去竞争压力,后续很可能会抬高价格,消费者将陷入被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人认为携程作为行业龙头,用 “调价助手” 巩固市场地位是正常的商业策略,其他平台也可能这么做,监管部门是不是管得太严了?不可否认,在商业竞争中,企业都会想办法提升自身竞争力。
但正常的商业策略要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携程的 “调价助手” 未经商家允许强制调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这种利用优势地位不合理限制商家的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如果放任这种行为,其他平台可能会纷纷效仿,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 的恶性循环,最终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会被削弱,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还有人觉得,携程业绩亮眼,市值居高不下,说明其商业模式是成功的,被约谈只是小插曲,不会影响大局。确实,2025年上半年携程每天净赚5000多万元,总市值也高于百度、京东等企业,业绩表现十分突出。
但这种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挤压商家利润的基础上的。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整改要求的提出,如果携程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失去商家的信任和支持,后续业绩增长可能会面临瓶颈。
而且,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也很关键,一旦消费者意识到商家服务质量下降是因为平台不合理的定价策略,可能会减少对携程的使用,这对携程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潜在的危机。
也有从业者认为,携程就算表面上整改了 “调价助手”,暗地里还是会想办法控制价格,监管约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毕竟价格控制能给携程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提升竞争力、扩大用户群体等。
但此次监管部门的态度十分明确,要求携程建立健全长效合规机制,加强内部监管问责,而且这不是携程第一次被约谈,此前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针对类似问题约谈过包括携程在内的五家酒旅平台。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如果携程还想继续违规操作,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同时,商家也在积极寻求自救,比如探索 “共享酒店联盟”、自建官网获客等方式,减少对平台的依赖,这也会对携程形成一定的制约。
携程被约谈事件,看似是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实则反映出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平台企业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的约谈和整改要求,是在引导平台经济回归服务本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携程来说,只有真正尊重商家的自主定价权,转变经营理念,从 “收割者” 转型为 “赋能者”,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一事件也敲响了警钟,平台企业需要规范自身行为,商家要提升自主经营能力,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多方合力,才能推动在线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