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达曼
全球航运市场最近走向低迷,已经影响到号称是“集装箱上的国家”新加坡的经济;然而最近新加坡对中国多次的“劝告”,更是让人不太理解。消息提及航运市场出现动荡,主要是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停靠费”之后,受到来自中国的反制。现在中国制造的船只必须要“绕开”美国进行贸易,否则要被迫缴纳高额的钱款。谁都很清楚此举是美国挑衅在先,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和发展,采取了各种单方面管制措施,中方为了维护利益而反制。
新加坡总统
上周,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发表演讲,向中国喊话:中方需要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在科技路线上和美西方等国家互相依靠,以及维持可持续发展;在演讲期间,他将中美关税博弈定义为“美国从未遇到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有实力、快速崛起的竞争者,他们的政治氛围发生改变”。这看起来更像是为美国找借口开脱,将他们对中国的非法管制打压行动都解释为“有理由的”。
半导体芯片
尚达曼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发展战略曲解为“封闭脱钩”,显然与中国政策实践严重不符。“完全自给自足”意味着在所有领域拒绝外部合作、独立满足全部需求,而中国始终践行的是“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并行”的路径——在粮食领域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进口大豆等农产品进行品种调剂;在科技领域推进国产芯片研发的同时,持续从国际市场采购各类半导体产品。中国的自主创新从未排斥开放,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40%以上,光伏产品覆盖百余个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等合作机制,这些事实均与“封闭自给”的标签形成鲜明反差。
黄循财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对关键领域自主能力的追求,并非主动选择的“脱钩”,而是对外部封锁的被迫回应。2018年以来,美国将3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高端芯片、光刻机等核心技术产品出口,甚至威逼盟友切断对华供应链。华为因芯片断供陷入经营困境、多家科技企业遭遇技术封锁的现实,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尚达曼对美国主动发起的“脱钩断链”行为避而不谈,反而将全球供应链紧张归咎于中国的防御性策略,这种选择性忽视显然缺乏客观公正性。
尚达曼
尤为讽刺的是,该言论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 新加坡自身正大力推进“2061年淡水自给计划”,旨在摆脱对马来西亚的供水依赖,这种对自身关键资源自主的追求被视为“未雨绸缪”;而中国在科技、粮食等领域建立安全备份的努力,却被曲解为“走向孤立”。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对霸权体系下分工固化的隐性维护——按照其逻辑,“互相依靠”实则是中国固守产业链中低端、美西方掌控高端技术的不平等格局,而非真正平等的互利合作。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