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两岸,为家乡填补抗战记忆 ——访芷江籍旅美画家钱德湘与夫人谭明利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刘笑雪 通讯员 吴婷

8月15日,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公布61张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芷江抗战历史照片。这些珍贵影像背后,是芷江籍旅美画家钱德湘与夫人谭明利跨越太平洋两岸、历时十余年的执着追寻。这对年逾七旬的夫妇,用他们的坚持,为湖南填补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不应被遗忘的故事。”钱德湘告诉记者,他和夫人从十多年前开始就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国,穿梭于美国各大院校、研究所和档案馆,凭借一股子热情,在“海里捞针”。

“作为湖南人,能为家乡填补这段历史记忆,再辛苦也值得。”谭明利补充道。

钱德湘和谭明利都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是点燃他们寻档热情的人。

“2008年,我回乡参观受降纪念馆,吴馆长看了我的画册后,非常激动,邀请我画一张芷江受降的全景图,今后在纪念馆展出。”钱德湘回忆。

“我先生从小在芷江长大,对这段历史有着特殊情感。”谭明利说,为还原历史细节,钱德湘需要更多一手资料,这个看似简单的委托,就此开启了夫妇二人十余年的寻档之旅。

“就在我为创作资料发愁的时候,吴馆长发来一段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翻拍的芷江受降典礼现场视频。”钱德湘介绍,视频中,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俯首低头,神情沮丧,坐在今井武夫一侧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利用有限的资料,钱德湘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长7米、高3米的芷江受降油画,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

谭明利说,这幅油画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吴建宏和钱德湘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将日本投降后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举行的受降仪式全部画出来。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搜集更多的创作资料。”谭明利说,她英语比先生略好,自然就成了寻档主力。

凭借在美国多所大学、研究机构、档案馆搜集的资料,钱德湘陆续创作出杭州受降、太原受降、济南受降等画作,“他心里一直记挂着芷江受降典礼的原始视频,但是在美国各大网站、各大展馆搜索‘Zhijiang’,没有任何有效信息。”谭明利说。

此时,一个威妥玛式拼音成了突破口。“吴馆长在一份美国飞虎队队员写的回忆录上发现,美国人把芷江写作‘Chihkiang’。”谭明利说,这个线索瞬间打开了他们的“新世界”。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资料浩如烟海,搜索需要精准到每一个字母。”谭明利形容,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档,像是“过关斩将”。“我们每次去找资料都要开车从美国东部开到华盛顿,必须提前一天到,第二天一清早就入馆,一查就是一天。入馆规定又很多,每项规定我们都默默背下。最为难的是,馆里不允许带入纸张,我们年纪大记不住那么多关键词句,只好辗转找到前台交涉、盖章,最后才把用以搜索档案的资料带进去。”

2013年5月间,按照谭明利提供的关键词与文件名,一位名叫汤姆森·罗伯的工作人员给他们找来一推车光盘和胶片,挨个为他们播放。“当我们看到了桥岛芳雄擦汗的镜头,哎哟,激动坏了,不停请罗伯‘copy’‘copy’(拷贝)。”谭明利说,2013年10月,她和先生把这份珍贵的芷江受降典礼原始视频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后,亲自送回了芷江。

此后,钱德湘和谭明利的寻档之路“一发不可收拾”。“吴馆长执着又霸蛮,只要找到了相关线索,他也不管时差,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谭明利说,十多年来,她和先生每年往返中美4次,自费承担交通住宿,只为带回更多珍贵史料。

在钱德湘和谭明利心里,还有一个十分感激的人——一直为他们提供帮助的美国国家档案馆管理员汤姆森·罗伯。“他每次看到我们拿着一大沓资料进馆,总是笑脸相迎,教我们操作设备后放心地离开,还开玩笑说‘你们以后都可以在这里工作了’。”谭明利讲述了一个细节,展现了汤姆森·罗伯的细心周到:“他发现我们的U盘不能使用,转身就走,不一会儿便把一个新U盘塞到我们手里。”

“这些珍贵史料能够呈现在公众面前,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采访结束时,谭明利深情地说,“无论是我的先生钱德湘、吴馆长,还是汤姆森·罗伯,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抗战历史。”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历史   芷江   太平洋   画家   两岸   夫人   家乡   记忆   谭明利   美国   馆长   档案馆   资料   纪念馆   珍贵   国家   武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