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前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深化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精神,催生白话文普及和现代文学革命的浪潮。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五四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成为激励后人的重要精神符号,其影响深远,重塑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有谁能想到,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也有远在千里之外的榆中儿女的身影,他们是榆中人民的骄傲。
张一悟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在北京求学的榆中学生张一悟、丁益三、张亚衡、水楠等人踊跃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斗争。他们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强烈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北洋军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并逮捕32名学生。6月3日,北京各院校学生数万人举行游行示威,张一悟、张亚衡等在京的榆中学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抗议示威斗争,北洋军阀政府再次出动军警镇压。张一悟、张亚衡、丁益三等榆中学生不仅活跃于斗争一线,参加罢课、集会游行,而且积极营救被捕的同学。张一悟、丁益三、张亚衡三人冲破军警的重重阻拦,代表甘肃籍旅京学生向段祺瑞政府递交请愿书,表达了陇原儿女的心声。并通过书信、邮寄报刊等方式把北京革命斗争的消息、传单、报刊传到榆中,介绍运动的盛况,动员家乡人民奋起救国。事后,他们被甘肃籍在京学子亲切地称为“榆中三杰”。
张亚衡
五四运动后,张一悟、张亚衡经李大钊介绍,南下武汉,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丁益三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学习食品制造技术。
丁益三
文/图 中共榆中县委党史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