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华夏疆域千年开拓史才懂什么叫“一寸山河一寸血”

如今中国的雄鸡版图上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纵贯南北、300万平方公里领海拥抱深蓝——这足以容纳高原、平原、沙漠、海洋的广袤版图不是天赐的 “家底”,而是中华先民历经数千年开拓、融合与守护才最终定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疆域不过是黄河中下游的 “弹丸之地”。那时南方很多地区基本还是瘴气弥漫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商朝全盛时期在夏朝的版图基础上向北扩张到辽河流域、向南拓展到长江流域。周朝灭商后玩了一招 “分封制”:周天子把自家亲戚、功臣、古代圣人的后裔分封到王畿以外的地方建立统治据点。

这些人带着华夏的典章制度、农耕技术过去就像撒种子似的在各地扎下了根。这既护持了周王室,又把华夏的地盘慢慢扩大。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诸侯在内斗争霸中原的同时还不断往外开拓:齐国灭了东莱,晋国收拾了赤狄、白狄,秦国把西边的戎族打服后顺带连巴蜀都拿下了,楚国也平了南方的山越,燕国赶跑了东胡还一路打到朝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一统中原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分裂局面。秦始皇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彻底整合了华夏核心区,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并未止步于统一中原。

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等地在当年还是部落林立的化外之地。这些生活在南方的部落被统称为“百越”。从公元前219年起秦始皇先后三次派遣大军南征百越。由于南方山路难走导致粮草运不过去。秦始皇就让人开凿了运河 “灵渠”把湘江和漓江连起来从而使船能直接送粮到前线。经过四年苦战终于将百越纳入管辖。秦朝在百越故地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从此东南沿海不再是 “异域”,而成为华夏版图的永久组成部分。南征百越的同时秦军又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平原。秦朝全盛时期的疆域达340万平方公里。

经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相争后匈奴趁乱占据河套地区,南方的越族部落以及西南云贵地区的部族也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汉朝初年的疆域一度缩水到214万平方公里,直到汉武帝登基才开启 了汉朝对外开疆拓土的时代。汉朝的疆域拓展是从收复秦朝失地开始的:公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67年间汉朝发动河西之战从匈奴手中夺取河西走廊。汉朝在南方成功平定了当地越族部落的叛乱将其由半独立的藩国改为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海南岛、南海诸群岛以及今天越南北部、中部地区都在这一时期被纳入汉帝国的版图。

公元前107年汉武帝灭掉东北方向的卫满朝鲜后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个郡进行管辖。汉朝在朝鲜半岛的疆域一直推进到今天韩国汉江一带。汉朝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犍为、柯、越、沈黎、汶山、武都、益州7郡。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将如今的新疆地区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一带正式纳入汉朝版图。汉朝全盛时期的疆域达609万平方公里东到朝鲜、西跨帕米尔、南抵越南中部、北至大漠。西汉被王莽篡夺后汉朝宗室后裔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公元69年傣族先民在怒江、澜沧江流域建立的哀牢国归附东汉。东汉王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进行管辖。

至此汉之疆域囊括了整个云贵高原以及今天缅甸、老挝、泰国境内部分地区。公元91年班超出使西域降服当地五十余国。公元123年东汉设置西域长史府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从汉光武帝刘秀起历经明帝、章帝、和帝以及和帝死后摄政的邓太后几代人开疆拓土到汉顺帝在位的公元140年东汉版图达到最大约579万平方公里。汉朝灭亡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华夏大地处于分裂状态,但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关键时期。三国时期曹魏东征乌桓、伐高句丽;蜀汉平定南中;东吴开发山越、远航台湾。

秦汉时期还较为蛮荒的江南和四川在三国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从而得以成为鱼米之乡、天府之国。经过此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使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开始逐渐向南方转移——为后来的统一攒了底子。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三四百年的大分裂大动荡乱局。此时隋朝版图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公元605年隋军征讨位于如今越南中南部的林邑国越过汉代马援南征时立下的铜柱将林邑故地置为冲、农、荡三州。隋朝版图最大的一次拓展是公元609年西征吐谷浑。

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朝在这一地区设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个郡。到公元612年隋朝疆域达到469万平方公里。唐朝取代隋朝后于公元630年灭东突厥汗国把北方边界推到阴山以北600里。公元635年趁隋末动乱而脱离的吐谷浑归附唐朝使青海地区得以重新纳入版图。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灭西域高昌国将其纳入和中原完全一样的郡县管理体制。公元646年唐朝又灭了塞北的薛延陀汗国。汉朝当初只是重创匈奴,但并未占据漠北草原。唐朝则在漠北草原设安北都护府进行管辖。

北至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由此全入唐版图。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又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国。唐高宗在位的公元669年唐朝版图扩张到最大约1240万平方公里。唐朝疆域极盛时期东到朝鲜半岛,西到咸海、里海一带,北到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一带,南到如今越南北部地区。由于唐朝疆域实在太过辽阔,所以接壤的邻国也就特别多。汉朝时期主要面对的就是匈奴这个对手,可唐朝所面对的是四面皆敌的格局:东北方向新罗试图与唐朝争夺百济、高句丽故地;北方的突厥部族想要恢复自己的政权;西部的吐蕃、大食也对唐朝虎视眈眈......

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中吐蕃40万大军重创薛仁贵率领的唐军夺取吐谷浑故地。东北的新罗趁唐朝忙于在西线应对吐蕃之时蚕食百济、高句丽故地使唐朝失去了在朝鲜半岛的大部分领土。公元682年后突厥汗国复国使唐朝失去了漠北草原。公元751年唐朝在怛罗斯之战中败于大食阿拉伯帝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迫使唐朝不得不转向全面的战略收缩。吐蕃趁唐朝内乱之时占据了西域、河西等地,而且就连唐朝都城长安也一度沦陷于吐蕃之手。直到公元848年沙州豪族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收复沙、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一州。

可仅仅30年后唐王朝的统治就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名存实亡。唐朝灭亡后华夏大地经过五代十国的纷纷扰扰形成了宋、辽、夏多个政权鼎足而立的格局:宋全盛时期的疆域北到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南部边界大致与如今的中国边境线吻合,东到太平洋,西与吐蕃、大理、西夏接壤。辽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西夏全盛时期的疆域覆盖如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除了宋、辽、夏之外同一时期中国境内还存在大理、吐蕃、喀喇汗国等割据政权。

大理的疆域包括如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吐蕃的疆域主要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喀喇汗王朝极盛时期据有东起库车,东南起罗布泊,西至咸海、花剌子模,南临阿姆河,北至巴尔喀什湖、七河流域的广大区域。公元1115年东北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金国先后在1125年和1127年灭掉辽国和北宋。辽国宗室后裔耶律大石远走西域建立西辽政权。北宋皇族后裔赵构逃到江南建立了南宋。华夏大地又形成了南宋、金、西夏、西辽、大理等各路割据政权并立的格局。

元朝统一了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等各路政权从而把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版图推向了新的高度。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汉地、漠南、漠北(包括蒙古和西伯利亚)、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台湾岛、朝鲜半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元朝国土面积一度达到1372万平方公里。元朝对中华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把 “青藏高原” 首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设 “宣政院”派官员驻藏征收赋税、清查户口——从此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领土。

元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统治了原来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地区,对新疆哈密、内蒙古、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区则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明朝的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管辖青藏高原。明朝在西南地区所设的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三大宣抚司和车里宣慰使司、缅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养宣慰使司、老挝宣慰使司已深入如今缅甸、老挝、泰国境内。1407年明朝又将宋元以来失去的越南中北部地区收入版图设置府州县200多个,但明朝在越南的统治只维持了20年左右就放弃了。

明朝在东北女真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时在南海岛礁立碑记事明确标注 “大明疆域”。1407年明朝设旧港宣慰司管辖如今的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爪哇以及泰国、菲律宾的一部分。下西洋的同时朱棣也积极经略西域地区:先后在嘉峪关以西设置哈密、安定、阿端、赤斤蒙古、曲先、罕东和沙州等关西七卫。明朝对中国疆域最大的贡献当属 “深耕云南”:秦汉至唐宋云南曾多次被中原王朝征服,但中原王朝始终未能在当地形成有效统治。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处于南诏国、大理国等政权统治下。元朝虽将云南纳入版图,但统治基础仍不够巩固。自明太祖朱元璋消灭割据云南的元朝梁王以来明王朝在云南设布政使司,迁百万汉人入滇教当地人种水稻、读儒家经典——从此云南不再是 “蛮夷之地”,而是彻底融入了华夏文明圈。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后明朝开始战略收缩:1427年明宣宗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大约同一时期旧港宣慰司被崛起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朝攻陷。1526年缅甸宣慰司为孟养、木邦、孟密三家土司联合所灭,宣慰使莽纪岁之子莽瑞体在战乱中潜逃东吁母家建立东吁王朝。

从此缅甸结束明朝统治走向了独立和统一的道路。缅甸独立后开始扩张吞并中缅边境的土司政权。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侵入台湾南部,两年后西班牙人侵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人驱逐了盘踞在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此后他们一直统治着台湾直到1661年他们被郑成功逐出。到明末崇祯年间奴儿干都司、哈密卫、河套地区、乌斯藏都司、三宣六慰、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旧港宣慰司等地已全部放弃。这时的明朝疆域已只剩下中原汉地的两京十三省之地大约三四百万平方公里。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北京。1684年清军攻克台湾彻底消灭残明势力。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开拓到公元1759年乾隆平定准噶尔汗国,此后清军又平定了阿睦尔撒纳叛乱以及大小和卓之乱从而成功将今天的青海、西藏、新疆地区以及邻近的中亚巴尔喀什湖地区纳入版图。至此清朝疆域扩张到极盛的1316万平方公里。清朝不仅完完全全实现了对东北、台湾、新疆、西藏等地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清朝实现了对上述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全方位统一:清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蒙古设盟旗制度......这使得清朝对边疆领土的控制力度远远强于之前历朝历代那种松散的羁縻统治。

可惜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让古老的中华大地饱受创伤: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8年《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面积11.1平方公里的九龙地区;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清朝灭亡前夕领土面积已由乾隆年间的1316万平方公里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布“独立”。1919年北洋名将徐树铮曾一度收复外蒙,但1921年后外蒙古又重新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1946年国民党政府最终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既成事实。中国地图从此由秋海棠形状变成了“雄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收回了抗战时期苏联从日军手中夺取的旅顺、大连两地。1960年中国与缅甸本着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原则展开勘界工作将片马、古浪、岗房、班洪、班老等地约342平方公里领土归还中国。

1963年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在友好的气氛下达成协议将喀喇昆仑走廊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8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多次谈判后收回夏尔西里220平方公里土地。1999年8月《中吉国界协定》的签署将乌宗图什河地区东南部860平方公里领土划归我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4年中国收回面积约171平方公里的银龙岛和半个黑瞎子岛。2005年达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将阿巴该图洲渚中34.55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中方。

2008年8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平等、友好、互助的基础上完成了边界勘定。这次划界使1000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归我国。此外新中国与古代王朝还有一点不同:古代王朝只重视陆地领土,但今天的中国绝不会漠视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17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在地图中用11段不连续的虚线标注了中国在南海的领海范围。新中国成立后也延续了对南海的主权。1953年中国政府批准去掉北部湾内的两条线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南海九段线。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如今广义上的中国领土是由中国陆地领土、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陆地领土、领海、专属经济区上方的空域共同组成。中国疆域的形成从来不是 “武力征服” 的结果,而是 “文明融合” 的产物——这与西方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扩张模式迥然不同:秦朝南征百越不是 “灭绝部落”,而是修灵渠、传农耕让越族融入华夏;诸葛亮平定南中不是镇压反抗,而是 “七擒孟获” 采用攻心策略让少数民族自愿归附;明朝统治云南不是靠武力高压,而是靠民族融合改土归流;清朝整合蒙藏不是 “强制同化”,而是尊重各族风俗......这种 “潜移默化” 的融合比武力更有力量。

数千年来中华疆域的变化不只是土地的叠加,更是文化、民族、认同的统一。当我们谈论960万平方公里领土时谈的不只是一片土地,而是汉朝西域都护府的文书,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戍边将士,是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的印章,是《清帝退位诏书》里 “五族完全领土” 的承诺,更是现在新中国边防战士站的界碑、南海渔民守护的岛礁。数千年间中华疆域的形状经历了太多变化,但 “中国” 作为一个整体信念从未改变——这才是中国领土最珍贵的内核。这片土地上有夏商的火种、秦汉的雄风、唐宋的包容、明清的坚守,更有今天中国人对 “大一统” 的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华夏   疆域   山河   千年   吐蕃   公元   唐朝   版图   明朝   地区   王朝   汉朝   领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