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5年秦商大会在西安开幕。本次大会以“温暖奋斗者秦商再启航”为主题,由陕西省委统战部、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贸促会、秦商总会共同举办。
会议期间,举办一场主体活动和秦商主题活动,以及校友回归、海外联谊等专题活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地区负责人代表,知名友商、侨商、外商、港澳台及海外华商代表,央企及省属国企负责人代表,省内外秦商代表,著名专家学者,秦商有关社会团体、友好商协会及行业组织代表,韩国、柬埔寨等驻西安领事机构外交代表,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5月20日上午,以“跨越山海秦智同行”为主题的2025秦商发展论坛在陕西宾馆大礼堂成功举办。嘉宾代表共计7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秦商发展新机遇,共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秦商作为重要的建设力量之一,在陕西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贡献了力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三位嘉宾分别以《共襄发展铸就秦商品牌》《以企业主导的产教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难题》《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本次论坛的青年企业家圆桌对话环节成为一大亮点。新生代青年企业家代表围绕“新秦商新担当新作为青年秦商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银发经济、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发展心得。他们以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展现了新生代秦商的蓬勃朝气与责任担当,为秦商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秦商总会富硒产业、银发经济、法律服务、文旅发展四个工作委员会的揭牌仪式,标志着秦商总会在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5秦商发展论坛不仅是一次全球秦商的思想盛宴,更是凝聚共识、规划未来的重要契机。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秦商总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全球秦商,传承创新精神,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建设贡献更多秦商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秦商篇章。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刘慧
秦商和陕西融合共生 发展共赢
春夏之交,时光正好,全球秦商的目光再次聚焦古城西安。以“温暖奋斗者秦商再启航”为主题的2025年全球秦商大会在西安召开,全方位、多维度为广大秦商搭建交流平台、创设合作场景。
古老商帮重回商业舞台
2017年,以清末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为背景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火爆出圈,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沉寂多年的秦商。事实上,秦人善经商。从先秦到晚清,走南闯北的秦商一直都是主要的贸易力量、商业力量,且贡献巨大——2000年前,沿着丝绸之路,秦商从长安出发,开辟了东西方互通互市的世界贸易大道;500年前,秦商打通了中原腹地与漠北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史称“走西口”;明清时期,不畏“蜀道难”的秦商,立足四川进而向西向南发展,在康定一带做“茶马盐”生意,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人集团——陕西商帮,垄断中国东西部贸易达500年之久,这是千年秦商的鼎盛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就有所谓“十大商帮”的说法,其中秦商、晋商、徽商实力最雄厚并称“三大商帮”,资历最老的秦商一度是“三大商帮”之首,故亦有“天下第一商帮”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一代代秦商走出家门、跨出国门,不畏艰险、勇闯天涯,开丝路、蹚古道、走西口,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而秦人忠厚为本、诚实不欺、不尚空言的特质,又让秦商被誉为“人硬、货硬、脾气硬”的“三硬商人”。
清末之后,秦商逐渐从舞台中央淡出,往昔的“商帮之首”已辉煌不再,但秦商精神在三秦大地上依旧滚烫,新一代秦商秉承优良传统,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姿态搏击商海、勇立潮头,逾三百万秦商活跃在世界各地。2009年首届全球秦商大会举办,秦商重新走上了有组织、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秦商是陕西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陕西与海内外联系的重要桥梁,那么,很有必要把遍布全球的秦商串联起来、发动起来、聚集起来,既能够吸引海内外秦商在陕西投资发展,同时又可以把陕西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产业带到世界各地。
2012年第三届全球秦商大会,由海内外愿为振兴陕西经济,发扬光大秦商精神,贡献力量的企业家共同发起的秦商联合会揭牌成立,2018年更名为秦商总会,新时代秦商精神内涵也定格凝练为16个字:厚德重道,勇毅精进,融创实干,义利报国。
2023年全球秦商大会,首次由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统战部、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贸促会、秦商总会承办,以全球化视野对大会进行重新定位和谋划,还首次提出了“新秦商”概念,凡是在陕投资兴业、与陕结缘结亲、为陕发展作出贡献的海内外企业家朋友,都是新时代的新秦商。
民企撑起陕西经济“半边天”
近些年,民营经济与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并列为“四个经济”,被作为陕西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全力加速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秦商,就是重视民营经济;凝聚广大秦商力量,就是在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看到,2024年陕西省民营经济增加值17581亿元,已占生产总值的49.5%,民企可谓撑起了“半边天”。而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陕西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近五成,增速更是高于全国增速20.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数量增长7.3%,已占有进出口记录企业总数的九成……
纵向看,在陕西经济的大舞台上,民营经济已从“微不足道”成长为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横向看,在陕西追赶超越的路上,新时代的秦商已然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所在。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陕西正在加快建设以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中国企业500强”上,陕西有11家企业入围,其中3家是民营企业。目前,陕西民营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经济产值占全省工业经济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民营企业唱主角,而光子、氢能、无人机、机器人等新赛道、新领域,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陕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秦商的参与和助力
2009年举办首届全球秦商大会时,全国各地陕西商会仅有20多家,如今全球秦商服务网络已覆盖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60多家陕西商会成功链接全球300万秦商,发展成为促进陕西经济繁荣和对外交往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境内外陕西商会设立联络处或代表处50多个,协助各地市走出陕西寻商机、谋发展。
全球秦商大会已经成为全球秦商施展拳脚、与陕西深度互动的大舞台。相关数据显示,秦商大会举办以来,共撬动超4万亿元会员资产助力发展,在陕促进投资逾1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00亿元以上,在支持陕西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秦商和陕西融合共生,发展共赢。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秦商总会通过整合全球秦商资源,推动形成链主企业主导、总会主推、会员企业配套协作的“秦商链”产业合作机制,首批建立了康养大健康、文化产业等9条“秦商链”。
这背后,都透露出陕西省招商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浓浓诚意。近年来,围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陕西修订了《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继出台了《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十条举措》等政策措施,可以看到,三秦大地正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创业福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秦商自古以来就有敢为天下先、敢闯敢干的胆魄和气质,陕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秦商的参与和助力。可以说,陕西好则秦商好,秦商兴则陕西兴。陕西与秦商命运与共、休戚与共,在陕西投资兴业、与陕西结缘结亲、为陕西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都是新秦商,全都是陕西倚重的重要力量。“温暖奋斗者秦商再启航”,相信新征程上,秦商这一古老商帮将踏着大时代的节拍,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展示出新时代秦商的情怀与风采。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