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便入伏。今年三伏天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18日结束,总长30天,与往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不同,成为近十年来“最短三伏天。老话说“早入伏凉得早,晚入伏热得跳”,今年三伏天属于晚入伏,虽然三伏天时间缩短,但是高温高湿情况依旧集中,这也考验着每个人的养生智慧。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三伏贴则是“冬病夏治”的重要外治法之一。
李启科
隆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我们在这个时间段里,可以利用一些温热的药物制成药丸,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辨证选取相对应的穴位,贴到穴位上,这样可以起到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也对冬天的易发疾病,起到预防、减轻甚至根治的作用。
三伏天里,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多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以免伤脾胃。此时应遵循“不时不食”的规律,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同时,也要避免熬夜,夏季昼长夜短,应适当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生发与生长,但晚睡不宜超过23点。
李启科
隆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饮食方面要注意“养阳”,就是养好人体的阳气,不要因为天气炎热,就大量吃寒凉、冷饮的食物,还有不要吹太多空调,这样容易耗损人的阳气,导致人体的阳气亏虚,这样到冬天的时候,会加重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三伏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养生保健的黄金时期,通过了解其由来,重视三伏天养生,合理运用饮食、起居及中医特色养生方法,以此顺应天时,调整身体状态,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安然度过炎炎夏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文摄/李韩诚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